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改革开放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25 题号:6552624

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2018·江苏南京·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8]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正确决策】

材料一:中国党史专家正确评价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认为它是1949年以后这个历史时期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1)请从历史性决策的角度来阐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重要的转折点”。
【实践探索】

材料二:“经济体制改革”知识结构图



(2)请根据提示完成上面结构图中A、B、C处的内容:
A是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邓小平曾明确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我国最早“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的地区是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样做有何作用?
【理论引领】

材料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核心人物 理论名称
邓小平 D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 E

(4)D、E处的理论名称分别是什么?
【深化推进】

材料五: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5)结合以上探究,说说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写一点即可)
2019-11-14更新 | 4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富起来的农村】

材料一:……,……,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材料一的文件出自哪一事件?这一文件的颁布为什么能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2)材料二鼓励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什么积极意义?
(3)材料三中的顺口溜是对我国农村哪一政策的直接描述?这一政策在农村取得了哪些明显效果?
(4)综合上述事件,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2020-02-06更新 | 4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2022年是我国土地改革70周年,农村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在持续推进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始终把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作为主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秋以后,在江苏、浙江……九省和甘肃、宁夏、青海三省的汉族居住地区,凡是准备工作已经充足、群众的觉悟与组织已达到应有的水平的地区,由各省人民政府决定开始实行分配土地的改革;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西康、绥远六省,在一九五一年秋收以后由各省人民政府决定实行;新疆和全国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以及少数民族与汉人杂居的地区,则在一九五一年秋收以后另行决定。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办互助组为主,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是在承认土地私有权的前提下,农民以土地、农具等生产资料入股,集体劳动、民主管理,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初级合作社采取的是渐进和自愿方式。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底,高级合作社实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农民私有的土地和牧畜、大型农具以及土地附属物如塘、井等水利设施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

——摘编自侯栋《建国以来党的农村土地政策与土地管理体制的变迁研究》

材料三 十年“文化大革命”里,社会动荡不安,生产力无法得到发展。人民公社体制导致农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大锅饭”也是越吃越少、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穷……承包制实行以后,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6100亿斤,增加到了1984年的8200亿斤左右,增长幅度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使家庭承包经营,逐步跨越手工劳动,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

——摘编自胡艳红《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及启示研究》


(1)根据材料一,总结1950年土地改革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什么形式?并指出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背景以及实施以后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2-07-15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