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三大改造 >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6569539
2017年10月1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阅读报告内容节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1)十九大报告中对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化做出了准确的判断,那么你知道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吗?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确定的?
(2)十九大报中再次强调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请写出我国进入此阶段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3)在我国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出现的“曲折”和“错误”有哪些?(至少两条)
(4)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请举一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

材料三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量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5)在共和国的建设史上.有一位普通的党员干部,为治理风沙、内涝和盐碱“三害”,忘我工作,格尽职守,这位共产党员是谁?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党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由初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使个体农民、手工业者和私营工商业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改变旧的生产方式,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曾经设想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发展,绝不是偶然的。它以农户或小组为承包单位,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发挥了小规模经营的长处,克服了管理过分集中、劳动“大呼隆”和平均主义的弊病,又继承了以往合作化的积极成果……

——摘自《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983年)


(1)据材料一,指出三大改造的特点。
(2)据材料二,说说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如何解放生产力的?
(3)综上所述,两次变革有何相同之处?
2023-07-21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者中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月15日,20万人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庆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紧接着,天津、上海也先后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1 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 多个中等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哪一领域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什么?
(2)除了该领域国家还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其改造方式是什么?
(3)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2021-08-17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的经济是从旧中国那里接过来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没有独立的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到了1952年底,国民经济经过三年时间得到相当的恢复,在建国初期经济十分落后和经济总量极其有限的情况下,重工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非凡。

——摘编自林捷燕杨近平《新中国“一五”计划的工业强国梦探讨》

材料二:党中央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在借鉴苏联工业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以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胜利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客观上促进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摘编自陈胜才《“一五”计划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五计划”的背景;并分析在1953年得以执行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目标和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所有制结构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说明其历史意义。
2023-09-22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