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建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659988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疆域的历史变变迁

(1)图一所示朝代的建立,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地位?

(2)图二所示与图一相比,我国国土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3)图三朝代的疆域南至什么地方?这个朝代有效管理台湾的标志是什么?

(4)由图四可以看出,近代以来,清政府丢失了许多领土,这些领土大部分被哪个国家割占?割占这些领土主要集中在哪次战争前后?

(5)现在,我国在哪些地方还与周边国家存在着岛屿或领土争端?

(6)目前,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你认为至今没能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毛泽东曾评论说:康熙皇帝头一个伟大的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7)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朝康熙皇帝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抗击外国侵略而做出的努力。

(8)通过以上学习你有何感想?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为此,七年级(8)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开展一次以“秦朝的兴亡”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探究。

【挥军一统】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

【定国建制】

材料二   秦朝创立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来加强皇帝的权力及对全国的控制。

【加强统一】

材料三


【秦朝灭亡】

材料四   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的是谁?“扫六合”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秦朝为加强对全国统治创立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什么措施?
(4)根据材料四,说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2023-08-18更新 | 1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一:秦王扫六和,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然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新书•过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王“扫六和”后,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2)依据材料二所示信息,写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写出材料二中A、B、C的名称。其中“地方政府”制度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4)材料四中陈涉“斩木为兵”指什么事件?结果如何?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19-02-21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文化建设活动,收集了以下材料。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疆域统一】

材料一

          战国形势图                                                                                                                                                                             秦朝形势图

                                                                                               图1

【国家认同】

材料二   1840年以后,中华民族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自发联合,一方面是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分裂阴谋、保卫祖国的统一与疆域完整,同时也逐步深入,从不同层次上寻求将古代中国转化为现代中国的强国之道。

——摘编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图2

【民族认同】

材料三   云南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和核心要义,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促进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适用语言文字,各族群众中华文化认同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共同迈向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十年来,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整族脱贫、全面小康,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不断满足边境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推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情况两个相关规划解读》(2023年2月10日)

(1)观察材料一中战国形势图和秦朝形势图,概括我国从战国到秦朝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朝建立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围绕近代中华民族共御外侮的不屈抗争与救亡图存的探索的主题,你认为在时间轴上还可以增加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并简单说明理由。(要求:选取近代中华民族共御外侮的不屈抗争与救亡图存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说明理由要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
2024-03-11更新 | 1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