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 题号:6875068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与抗争。某校八年级黎明同学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一起进行探究。

【屈辱与探索】

材料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屈辱、彷徨与困惑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材料一所述,“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事件?材料一认为这些事件的共同结果是什么?

【抉择与奋斗】

材料二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一系列斗争,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1927年,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终于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中国自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

(2)材料所述的“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以谁为核心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

【发展与富强】

材料三

(3)从图一到图二,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也走过一些弯路,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举出两例即可)

(4)图二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使我国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收获与拓展】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收获到了什么道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在探索中,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尝试寻找正确的发展道路,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是分别通过哪些重大历史活动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清政府进行“物质层面”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如图



(2)图一反映的事件的性质是什么?它标志着什么的开端?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事件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图二反映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哪一年?

材料三   中共十五大报告在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道路探索上的贡献。
2020-01-06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八年级某班就“中国梦”进行主题探究,请你参加:


(1)以下表格梳理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梦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补充完成表格。
梦想重大探索代表人物探索层面主要影响(意义)
洋务运动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变法强国梦戊戌变法制度层面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民主共和梦孙中山
“民主、科学梦”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陈独秀等思想层面促进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

提示:
按表格中的数字代号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填写答案内容。
“梦想”必须反映该次探索的主要主张或口号。
(2)孙中山先生为实现民主共和梦领导了一系列革命活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6年7月23日,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3名大陆青年学生与来自台湾大学、台湾科技大学等18名台湾青年学生参加了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主题活动,并举行圆桌会议,展开了“中山精神与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讨论。试分析今天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共同纪念孙中山的现实意义。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怎样的努力?
2022-02-22更新 | 7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是一面多棱镜,从不同角度和截面折射出时代的印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知识结构中的历史印记】

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图示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相应的括号内划“正确”;违背了材料一图示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错误”;是材料一图示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未涉及”。
①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②戊戌变法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④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不断探索精神。
【图片中的历史印记】

(2)图1说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图2说明我国摈弃了过去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了什么经济体制?
【文字中的历史印记】

材料   今日浦东,不断吸引着世界一流竞技选手。7家国家级要素市场、13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4000多家贸易公司、3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聚集,每年上百次国际性会展,使浦东初步展示出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营运管理中心和会展中心的风采。浦东,以上海市十二分之一的面积和十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市五分之一的GDP和四分之一的外贸出口。浦东GDP12年增长了18倍,人均GDP从1990年的不足1000美元上升到去年的7700美元。

——《伟大构想变成瑰丽现实——今日浦东走笔》


(3)过去被上海人嫌弃的浦东,如今的展现出何种风采?我国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有何特点?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改革开放的积极影响。
2020-06-21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