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406 题号:7070048

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惫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如下图


材料三   董仲舒认为,除了六艺的科目和孔子的学说,其他都一律禁止。邪僻的学说消失了,正统的学术体系形成了,人民也就知道服从谁了。

材料四   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广收学生,大办私学。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次政治改革,请写出这次改革的名称。这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

(2)材料二的图片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以开始使用什么工具?出现了什么耕种方式?

(3)材料三反映出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什么?该主张的提出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中“创立学说,广收学生,大办私学”,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谁?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1】中国古代不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环境,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上述材料是哪次改革的内容?这一内容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二   见下图

(2)给右图确定适当的名称并说明其影响。

材料三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耕鱼,或火耕而水缛,……不待贾(买卖)而足 …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南朝《宋书》


(3)比较材料三两段史料,说一说江南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说明其产生的影响。
(4)从以上三则材料,你能对我们当地经济发展得出什么启示?
2018-02-22更新 | 80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2】请阅读下列史实,回答问题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1)文中的“卫鞅”指谁?
(2)材料说明了卫鞅的什么主张
(3)请你列举一下卫鞅变法的内容。
2019-03-03更新 | 74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3】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 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1)文中的卫鞅的指的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3)引用材料二中的一句话,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改革前后,国家的统治阶级和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2017-11-09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