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建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 题号:717787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材料二:于是分天下三十六郡,郡置郡守、尉、监。

(1)“王”是谁?“初并天下”是指?

(2)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出“王”采取了哪两项措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下表回答问题。

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西周结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


(1)结合大事年表完成我国从早期国家产生到实现第一次大一统的朝代更替示意图。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夏、商、西周三灭亡的共同原因;这对现代国家的治理有何启示?
(3)据大事年表及所学知识,说出秦灭六国的历史意义。
2019-11-12更新 | 4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

材料一:“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

材料二:蒙古族入主中原,更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民族融合的新高潮。进入中原地区的契丹人、女真人被汉族同化,称为“汉人”;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长期同汉族、蒙古族、畏兀儿等族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

材料三:“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于中国。”

材料四:康熙帝三次亲征,团结蒙古部…………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

材料五:1771年1月,渥巴锡带领17万部众踏上了回归祖国的伟大历程。他们历尽千难万险,辗转万余里,终于在当年8月回到了祖国怀抱。完成了罕见的民族大迁徙的壮举。回国后,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1)中华统一多民族的形成与巩固过程中,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请你写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王朝的建立者名字。
(2)元朝时为加强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中书省的职责是什么?此外还设立过什么机构来管理台湾的?
(3)材料二中形成的新的民族是什么?
(4)材料三出自什么文件?该条约对中俄东段边界是如何规定的?
(5)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康熙帝“为维护西北边疆的统一”而采取的措施。为“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康熙帝于1684年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6)材料五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渥巴锡属于哪一民族?
(7)维吾尔族主要生活在我国新疆地区。清朝时,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后来,清政府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
(8)清朝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写出康熙帝和雍正帝的对西藏的管理措施?
(9)清朝前期对边疆的管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起到了什么影响。清朝疆域最南端到达哪里?
2019-09-25更新 | 17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



(1)比较材料一中两幅地图,概括图中反映的历史变化并说明原因。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朝为了巩固统治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分别写出三幅图片反映的秦朝措施,并说出它们的共同作用。

材料四   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不出10年之内一个新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400年。汉朝在公元前后各经历约200年,全盛时管辖的人口约6000万人……

——黄仁字《中国大历史》


(4)材料四认为秦帝国虽然灭亡了,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请结合两例史实进行说明。
2024-03-02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