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2 题号:728947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形势图


(1)材料一中哪个国家后来实力大增?它实力增强主要与哪次变法有关?
(2)下表列出了秦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措施,请你完成。

措施
经济统一,统一
文化统一
交通统一宽窄,开凿
军事北击匈奴,修筑

材料二 二世元年七月,发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3)材料二所述是哪一事件的直接原因?这一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三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脏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秦帝国的兴亡史里,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
(2)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有何意义?
2017-12-12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选择怎样的治国方略,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材料三:(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唐志君《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材料五: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十九大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老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哪本书中?战国时期谁发展了老子的这一思想?西汉初年的哪一政策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       
(2)材料二中的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什么?为提倡教育公平,他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商君”指的是谁?他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务耕织”者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奖励?他变法措施中的哪一条使秦国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       
(4)从材料四和材料五可以看出,法治与德治有何内在关联?我们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治国方略?
2018-02-23更新 | 15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途径。战国时的商鞅变法,北魏时间孝文帝改革都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请回答:
(1)商鞅变法时的国君是谁?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实施管理的措施是什么?这次变法对该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2)试举出孝文帝改革的两项措施?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历史作用?
(3)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2020-10-08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