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7486565
将中国占代的两次重要改革的知识图表补充完整。

类别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时期           南北朝时期
目的富国强兵,以便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措施经济措施:③                      ⑤⑥说汉语、                      、联汉姻
作用           促进了民族融合,增强了北魏实力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袄矣”,“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论语》

材料二   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管仲相桓公”的主要功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桓公九合诸侯”历史现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并归纳出秦国变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共同反映出的主题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该主题的看法
2021-09-04更新 | 3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日前,某校七年级(一)班的同学开展了“商鞅变法”主题研学活动。
【搜集资源】有同学搜集整理了“商鞅变法”相关材料,与大家共享。

材料一   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秦孝公

材料二

十年

行法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十八年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遂灭商君之家

九十六年

长平之战,坑赵卒四十万

一百四十九年

秦朝的统治者被迫出城投降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秦国面临的处境。材料一表明了秦孝公怎样的想法?
(2)结合材料二,分别列举图表中所述四个阶段的中心内容。
【碰撞思想】

同学们研讨后发现:商朝至秦朝,各朝在统治方面均有一定的共性。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按照“目的——统治者采取的措施——产生的影响”的结构,列举一例相关史事。(提示:上述史事除外)
2023-11-30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哇。

——维基百科

材料三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汉代王充《论衡·书解篇》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根据材料一指出,这项措施的实行有什么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材料一、二反映了商鞅变法在哪一方面的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三,商鞅变法与秦统一有什么联系?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商鞅变法的启示。
2022-08-06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