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古代史 >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 古代日本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762407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已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田令》

材料二   农民必须给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役;农民必须给国家交土特产(调)。男子还必须服兵役,兵器本人自备,军权归属中央。

材料三   改革之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1)以上条款中有关经济制度的内容应属于中国哪个朝代?
(2)后来,这些法令传到哪个国家?作为哪一次改革的重要内容?
(3)该国这次改革产生了怎样的重大社会变革?
(4)此次改革体现了该民族具有怎样鲜明的民族特点?并举一具体事例说明。
(5)据此,正处于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华民族,应如何对待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
【知识点】 古代日本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倭国”自知落后,深慕中华文明,引颈向望,欲移为己用。于是,便不惜万般艰辛,远渡重洋,学习中国文明,使日本渐为文明先进之国。

——万鲁建《日本: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材料三:8世纪前期,某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封巨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要保护封臣。

——摘编自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描绘的是古希腊哪一城邦的权力构成?这一民主制度在谁执政时达到最高峰?你怎样评价这一制度?
(2)材料二中,日本学习中国文明进行了哪一场重要改革,对日本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3)材料三中“某王国”指的是哪个王国?经过改革形成的封建等级制度,其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以什么为纽带?试概括这种关系具有怎样的特点?
(4)通过上述材料,你认为改革在社会发展中占据怎样的地位?
2022-11-11更新 | 3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书·地理志》是我国最早对日本有确切记载的历史书籍。《隋书·倭国传》记载,公元607年,倭国派小野妹子使隋,国书上写着“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新唐书·日本传》也记载,咸亨元年(670年),倭国遗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言(汉语),恶倭名,更号日本”。

材料二   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写道:“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后来,日本就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侵略战争,同老师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材料三   班田(授田)六年一班,即政府每隔6年,班给6岁以上的男子口分田2段,女子为男子的2/3,私奴婢为公民的1/3,公奴婢同公民数。受田人死后,口分田归公。

——黄遵宪《日本国志》,有改动


(1)中国史书中多次出现与古代日本有关的记录说明了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在中古时期拜认老师后所进行的改革并说明其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反映了这次改革的哪一项内容。
2024-03-19更新 | 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六年授田一次,统一赋税。

材料二:8世纪前期,某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封君则要保护封臣。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材料三:典型的西欧庄园,和乡村一致,即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庄园。庄园的土地分为领主的自营地和农民的份地两部分。领主自营地由依附于庄园的农民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各户农民的小块份地则有农民用自己的农具耕作,其收获用以维持农民一家的生活。

材料四: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改革的内容?发生于古代哪个国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某王国”指的是哪个王国?经过改革形成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形成的纽带是什么?
(3)材料三中属于庄园劳动者的是什么人?庄园里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机构叫什么?
(4)根据所学知识列举阿拉伯人文化成就两项。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了什么作用?
2020-10-15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