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青铜器与甲骨文 > 青铜器等高超工艺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771387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7月13日,中国邮政发行《殷墟》特种邮票,其中第二枚“青铜器”,图案是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后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母戊鼎。

材料二: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兽骨文”,主要是指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续使用了一段时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


(1)依据材料一我们可以获得该时期哪些信息?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早期汉字的发展历程。据材料概括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3)材料一、二中提到的文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历史价值。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   “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传》

材料四   “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由北往南渡江”。

——司马光《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归纳商代青铜器铸造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耕作方式的变化。
(4)材料四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该现象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1-02-22更新 | 4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夏商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兴衰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奴隶王朝的开端】



(1)夏朝是由谁建立的?夏朝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文明进步与发展】

材料一   



(2)材料一中这两幅图片中的文字都是什么文字?这些文字有哪些造字方法,试举一例?
(3)这一文字的发现有何重大的意义?

材料二   



(4)请写出上面三幅青铜器图片中图一、图二的名称。并说一说这些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5)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2023-11-06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文物】

材料一 司母戊鼎图(如图)



(1)材料一中司母戊鼎是哪个时期的青铜器?以司母戊鼎为例,选择一个方面对我国青铜器进行介绍。

材料二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材料三 刻有文字的甲骨(如图)。



(2)结合材料二、三,说一说材料三反映的内容在历史上的价值。
2020-05-07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