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原始农耕生活 > 河姆渡人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 题号:1237705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   “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传》

材料四   “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由北往南渡江”。

——司马光《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归纳商代青铜器铸造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耕作方式的变化。
(4)材料四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该现象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进一步满足,精神生活也得到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1)材料一中图1、图2的房屋名称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图2两种房屋各自有什么优点?
(3)根据材料二、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2023-11-24更新 | 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考古就是通过对地下的古代材料的发现,来直接了解历史。它可以让我们和古人面对面,超越时空和古人对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


材料二   


材料三:“三国和西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材料四:《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1)写出材料一图A和B房屋样式的名称。最早建造A、B房屋的分别是哪里的居民?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原始居民使用材料二图一中的工具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图二中的铁制农具出现在什么时期?图三中著作的作者是谁?
(3)材料二中的图片均与古代哪个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从图片看,中国古代该领域的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
(4)材料三中,“南迁浪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材料三与材料四反映的内容之间有着什么联系?
2019-12-03更新 | 8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于1973年,遗址总面积达40000平方米。通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


(1)材料一中的河姆渡遗址位于哪一大河流域?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河姆渡人的生产工具,种植作物、房屋样式。

材料二   半坡遗址是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约6000年。该遗址于1953年春被发现,前后发掘5次,延续近4年时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平方米。遗址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座、窖穴200多个、陶窖遗址6座、各类墓葬250多座、粟种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近万件文物。


(2)材料二中的半坡遗址位于哪一大河流域?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半坡人的生产工具、种植作物、房屋样式。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两处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的相同之处。(答出两项即可)
2022-10-18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