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走向近代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新航路开辟 > 探寻新航路 >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9 题号:791616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印第安人说:“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材料二:17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大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

——摘自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我们这些集合在大会中的美利坚合众国的代表们吁请世界人士的最高裁判,来判断我们这些意图的正义性,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1)材料一中的哥伦布与美洲是什么关系?印第安人为什么说他是一个恶魔”?
(2)材料二反映的这种贸易叫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贸易给英国和非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出自哪一文件?“联合殖民地”宣布独立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三中“独立的合众国”的表述,分析“联合殖民地”人民的这场斗争具有怎样的性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15世纪以前,人们并不清楚世界究竟有多大,有多少陆地,有多少海洋。这一切改变
于15、16世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世纪末期的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到处追求黄金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航行大事记

时间

典 型 经 历

1519年9月20日率五艘船265人从西班牙圣卢卡尔港出发
1520年3月在南美巴塔哥尼亚,船员发生哗变,勉强平息
1520年5月一艘船在探航中沉没
1520年10月在今天的麦哲伦海峡遇上狂风暴雨,历时一个多月才通过
1520年11月初一艘船离开船队驶返西班牙
1521年3月(船长)干预菲律宾诸岛内讧被杀
1521年11月继续航行的船队遇到了住在当地的葡萄牙人的袭击,之后途中一艘船被葡萄牙人掠去
1522年9月6日仅剩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返回,船员仅剩18人

——摘编自《西班牙通史》

材料四: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昨日黄花,欧洲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等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殖民者利用掠夺的财富发展国内经济,促使殖民国家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摘编自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1)依据材料一,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1分)
(2)材料二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具备的哪两个条件?
(3)材料三表格反映的是哪一航行创举?通过表格你能感受到这支船队怎样的宝贵精神?
(4)依据材料四,分析新航路开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3-01-03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14-16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材料一 1535年某杰出人物写道:“许多已经湮灭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 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三 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域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已经湮灭的事物”指什么?被湮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写出达·芬奇的一幅绘画代表作品?他“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样的时代精神?请列出这一新潮流的运动最早发源地在哪一国家。
(3)依据材料三,指出“先行者”中发现美洲的代表人物?这一事件有什么意义?
(4)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16-11-27更新 | 11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哥伦布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理应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图B

材料二

①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②1944年6月,美、英等盟国军队成功登陆诺曼底。

③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整理

战后初期的反苏反共、反对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及维护各自世界地位的共同战略需求及抱团取暖是英美1946年提出并渲染英美之间“特殊关系”的特定战略基础。也正因为如此,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被认为是冷战的宣言书,而丘吉尔则被认为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吹鼓手”。

——林利民《试析英美“特殊关系”的内涵、实质及其前景》

图A             图B

材料三   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反对霸权霸道霸凌行径,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指出哥伦布在探寻新航路过程中的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哥伦布的远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B内容出自哪一文献。“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选取材料二图A中的任意一个事件(用序号表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依据材料二图B所示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格局变化的角度简析美英建立“特殊关系”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所提倡的国际关系。综上所述,谈谈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因素。
2024-06-08更新 | 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