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宋代经济的发展 > 经济重心南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8065289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宋代开始,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和四川成为丝绸主要产区,海外贸易进一步繁荣。据史籍记载,印度、罗马、东南亚、东非等50多个国家的海船常常直接到中国南方各地采购丝绸。

宋代的造船技术已经相当发达,此时已经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广东阳江海域发现了一艘宋代的巨大沉船,据初步探测,整船装载文物约有五万到八万件,相当于一个省级博物馆藏品的总量。这艘沉船的发现,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昔日的繁华与沧桑。


(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指出宋代闻名世界的两个大商港是什么?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材料二: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2)阅读材料二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为加强管辖,元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三: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代,已呈巅峰状态。”


(3)指出材料三中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选择其中一项科技成就,指出其对世界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隋、唐、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诗人皮日休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   为君之道,必须先 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饱腹而身毙。……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按用重法邪? 

——节选自《贞观政要》


原文大意是:作为一个君王,一定要使百姓能够生存。如果君王损害百姓的利益来达到享乐的目的,就好像是割自 己身上的肉吃到肚子里,虽然肚子饱了,人却已经死亡。……我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吃穿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怎么能用严厉的刑法呢?

材料三


西汉、唐朝和北宋时期南北经济发展情况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此河”的中心在哪里?请你写出“此河”开凿后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回答,材料二中的君主为了“存百姓”,他准备从哪些方面做起?(至少两方面)
(3)根据材料三分析,从西汉到北宋南北方人口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出现了什么变化?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哪些因素会影响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2017-05-10更新 | 8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1)依据材料写出南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答出两条即可)

材料二   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依据材料写出纸币流通有什么优势?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之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集》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哪一现象?这一现象最终完成于哪个朝代?

2019-05-06更新 | 5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经济发展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也影响历史发展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   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如下图: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宋朝的海外贸易空前繁荣,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宋代进出口货物达410种以上,按性质可分为宝物、布匹、香货、皮货、杂货、药材等,单是进口香料,其名色就不下百种;宋代海外贸易港口有20余处;据吴自牧《梦粱录》记述,宋代海船可乘五六百人以上,海船很多,据推断,福州一地就有300余艘宽一丈二尺以上的海船。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四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四时期……许多中原人民流入江南。在以“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北方人纷纷迁往南方,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的农业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南方的经济情况都是北方所不能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

——《如何理解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阅读材料一、指出“此河”是指什么?请你从不同角度评价“此河”。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图一、图二生产工具的名称。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朝海外贸易繁荣的主要表现。当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从唐到宋,我国的经济格局有何变化?指出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
2024-04-12更新 | 1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