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青铜器与甲骨文 > 青铜器等高超工艺 > 青铜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0 题号:8177636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艺术篇】

材料一


图一

图二《步辇图》

图三《念奴娇•赤壁怀古》

(1)图一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的名称是,图二的作者是唐朝著名画家,这幅画描绘的事件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与图三内容相关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什么?

【思想篇】

材料二     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尽心章句下》

(3)以上材料分别体现了哪个学派的主要观点?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科学篇】

材料三


祖冲之像
①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②祖冲之还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所测
算的一年的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
较,只差50秒……

(4)阅读材料,其中领先世界近千年的是成果是(填序号),祖冲之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是什么?

【感悟篇】

(5)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2019·山东德州·二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且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得到发展、传承与传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考古学家发现,在商周墓穴中发现的陪葬的青铜器数量因人而异:天子是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

材料三   教育部就11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华教师节’的提案”作出积极答复:提案“……具有积极意义。

——《光明日报》“一件让人欣慰的事”

材料四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

——孟子

材料五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材料一所示文字是我国已发现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备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
(2)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什么?材料中陪葬的青铜器数量因人而异反映了什么?
(3)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如果由你写这个提案,请列举出你认为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华教师节”的理由(至少写出1条理由)。孟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孟子的一项政治主张。
(4)依据材料五,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
(5)综合以上探究,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2021-09-11更新 | 5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材料一中图A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图B所指的工具更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图D工具的使用推广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根本原因。请按先后顺序写出这三类生产工具的名称。
(2) 我国历史上灿烂的青铜文明是指哪一时期的文明?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材料二: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3)材料二说明中华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中华民族的主干是什么?

材料三:




(4)材料三中的人物是______,他是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倡的“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材料四: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5)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史实?

材料五:……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6)根据材料五,请问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
2018-03-14更新 | 5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桓公改革: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

晋文公改革:重用狐偃、赵衰等人,修明内政,整饬法纪,增强战备,施惠百姓,发展生产。接受狐偃尊王攘夷的主张。

材料二:


此鼎发掘于一座春秋大墓,墓主人是晋阳城的缔造者——晋国卿大夫赵简子。墓内出土两组七个青铜列鼎。最大的一件青铜鼎高93厘米,口径102厘米,是国内已知最大的春秋大鼎。

春秋青铜附耳牛头螭纹蹄足镬鼎

材料三

商代已经使用木耒等农具,二人或多人共同耕种,相互协作。商汤曾派亳人帮助葛人种地。卜辞是商代占卜的记录,其中,求雨”“求晴”“求禾等关心农业生产丰歉的占卜现象屡见不鲜。甲骨卜辞中多次见到其受年(能获得丰收吗)的问语……主要的农作物黍、稷、麦、稻、菽(豆类)等,都能在卜辞中看到。

——摘编自张卫亚《先秦重农抑商思想发展浅析》

甲骨文

现代文字

材料四: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雕镂纹饰趋向细致工整,造型轻巧灵便,出现了错金铭文。存世的吴、越青铜剑,其冶铸淬炼之精,合金技术之巧,外镀之精良,花纹之铸造,皆世所罕见。煮盐、冶铁、漆器等部门发展起来。齐国的丝织品、楚国的漆器等水平很高。一部分工匠成为个体生产和经营者,聚居于城中的里,边生产边销售。


(1)阅读材料一,归纳齐桓公与晋文公称霸的共同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什么社会状况?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出商代农业的特点。
(4)结合材料四,指出我国春秋时期手工业生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023-08-17更新 | 1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