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2 题号:8477981

材料一: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推行郡县制。

材料二


材料三: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材料四:罢中书省,废除宰相制,使朝廷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四则材料在地方上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2)列举材料四中以外的君权强化的措施?
(3)在材料三中,山西省在当时属于哪一机构管辖?
(4)从材料一到材料四说明皇权和相权有什么变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材料解析:
秦兼并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让我们走近秦朝,了解这个短暂又影响深远的王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进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史记.秦始皇本纪》


原文大意:在天地和东南西北之间都是皇帝的土地,西边到沙漠,南边到岭南,东边是东海,北边过了大夏,只要是有人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
(1)材料一说明什么问题?什么事件为秦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二: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原文大意:(秦统一以前,各国)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法律制度各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样,语言不同,字形各异。
(2)为改变材料二中田畴异亩,车涂异轨的现象,秦始皇分别采取什么措施?

材料三



(3)结合材料三的图示回答,秦朝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把什么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什么文字?

材料四:公元前213年,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史官烧掉记载秦国以外各国历史的史书。民间除了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及“博士官所职”之外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著作,一律烧毁。第二年,咸阳的一些方士、书生行骗,或在背后“道古害今”、攻击新政,指责秦始皇“贪于权势”“乐以刑杀为威”。秦始皇知道后,派人追查,活埋了400多人。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教科书


(4)材料四反映了秦始皇采取的什么措施?根据材料四指出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
(5)“中国之政,自秦始皇始是指什么制度?
2017-11-03更新 | 7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制度创新,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的政治体制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二   分天下以三十六郡——《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1)材料一的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两种政治制度?
(2)材料二体现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什么措施?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什么意义?
(3)为了彻底解决材料三内容反映的问题,汉朝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当时在思想方面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2023-10-06更新 | 6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封建变为郡县”是什么意思?
(2)“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反映出“元”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3)“元”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4)材料中的哪一句说明了“元”实行这一制度的背景因素?
2019-09-02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