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建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 题号:8487488
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围绕秦朝的相关历史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一起解决问题。
【史料结合】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1)材料中的“秦王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有什么意义?
【画图学史】
如图是肖鹏同学为方便知识的掌握而制作的一张示意图。

(2)请你帮他把图中空缺的部分填写完整。
                
【历史感悟】显赫一时的秦王朝在历史的长河里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
(3)它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学习了秦朝的历史,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材料一   秦汉以后的中国,传统的国家认同不仅表现为对某一君主的认同,对某个具体朝代的认同,还开始表现为对超越朝代的具有历史文化延续性的通称——“中国”或“中华”之认同。自称“中国”“中华”,或被后一朝代认同为“中国”“中华”者,不仅是那些汉人主导的政权,也包括众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摘自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材料二

类别开始时间载体事例
理论宣传1931报刊《红色中华》《斗争》等
大众宣传1933木刻版画《义勇军》《巩固团结,抗战到底》等
1935宣言书《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1938电影《保卫我们的土地》《八百壮士》等
1942秧歌剧《军民大生产》等
教育宣传1938冬学运动冬季农闲时,将分散的农民召集起来开展统一的识字、读书、学习活动

——整理自李彤《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观念的宣传研究》

材料三   中华大地上众多部落和民族,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和交融,逐步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和归属意识。甲午战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渐加深,中国人的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五四时期,随着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始初步形成;抗战时期,中国各民族普遍增强了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在共同抗战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摘编自孔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形成及其思想基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一个对“中国”“中华”认同的少数民族政权,并运用史实进行说明。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观念宣传的特点。结合所学,说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宣传中华民族观念的作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认识。
2024-01-17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中的秦国实力增强主要与哪次变法有关?
(2)材料中李白所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022-09-13更新 | 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


材料三 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弊……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姓名)?“扫六合”完成于何时?
(2)材料二体现的内容是秦始皇确立的什么政治制度?在地方上又是采取何种制度取代分封制?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4)秦始皇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历史人物,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他是暴君。以秦始皇为例,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100字左右)
2021-11-18更新 | 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