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古代史 >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 古代日本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5 题号:8608596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2018年,也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周年。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矛盾孕育危机】

材料一   六七世纪之交,中国重新统一,盛世局面再现。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进一步完善,建立了法制较为完备、文化发达的中央集权国家。此时,日本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前往中国学习。但日本国内贵族豪强疯狂兼并土地,部民制陋习严重,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经济发展缓慢。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什么改革?学习对象是谁(朝代名称)?
(2)当时主持改革的人物是谁?改革开始时,相当于我国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学习先进制度】

材料二:诏书规定: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役;农民必须向国家交土产(调)。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为改革在经济上的规定,请各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两项内容。
【改革取得效果】
(4)通过此次改革,日本受到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请你至少举出两例。
(5)此次改革,在该国历史上有何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从中有何感悟】
(6)通过此次改革学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或者有何认识?
【知识点】 古代日本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人类文明在交流与碰撞、尊重与共享、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19世纪),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巨大的进步。上世纪上半叶以前,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冷战结束后,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华文明”通过什么通道与欧亚其它文明相连?指出图中这条通道的东方起点城市。
(2)依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借用“中国知识”和“西方技艺”先后实施了什么重大改革?后一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性质产生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人类迫切的期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中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的标志和二战后“冷战”结束的标志。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看法。
2019-06-04更新 | 21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摘编自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罗马法的精神》

材料三   正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奈良时代的日本出现了文化发展的高潮,模仿唐朝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日本人还利用汉字创制了本国文字。

——摘编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四   阅读下列图片



(1)根据材料一,“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对东西方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罗马法“最为持久的征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3)材料三所反映的事件对日本的社会转型有什么重大意义?
(4)材料四中图1数字的发明者是什么人?图2反映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成为日本近代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021-01-13更新 | 6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改革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立军功的人,各按功劳大小受爵赏;私斗的人,各按犯罪轻重受刑罚。制定秦爵,分十二级,第一至第八为民爵,第九以上为官爵,农民立功得爵,受各种优待,有机会成为中小地主。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次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   它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日本改变成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按照中国的模式,全国划分成若干国和郡,分别由国司和郡司治理;国司和郡司皆由天皇及其国家议会任命。此外,以天皇的名义将全部土地收归国有,分配给农户。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日本历史上的什么事件?这一事件使日本发生了什么变化?唐朝时期,日本派往中国学习中国文化制度的人在当时被称为什么?

材料三   他推行改革,既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又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据教育部审定《世界历史》整理


(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的改革对俄国有什么积极影响?后来促使俄国农奴获得解放,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什么?

材料四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1939年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完全扭转。

——据教育部审定《世界历史》整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最大特点及其效果。
2020-06-28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