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大一统的汉朝 >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 王国问题的解决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1 题号:862758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臣”是谁?这是他给哪位皇帝提出的建议?
(2)用准确的词句概括这个建议,并简述其实施产生的影响。
(3)这位皇帝在经济、政治、军事上采取了哪些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政治和经济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同学们,历史学科是你进入初中后接触的一门新的学科。历史学是一门关于时间的学问,学好了历史,会帮助你拓展认识人生和社会的一个新维度。请利用你学习的历史知识,完成以下四个闯关任务。
【任务一对号入座】

材料一   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能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根据史料的存在形式,一般可分为实物史料(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文献史料(文字资料、口传资料、口述史料)。

——庞卓恒《史学概论》



(1)依据材料一,将上述资料按要求分类。(填序号即可)
属于实物史料范畴:________;属于文献史料范畴:________;属于非史料范畴:_______
【任务二归纳概括】

材料二   我国是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之一。……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其中,沿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域分布较为密集。

——《中国原始社会史》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早期人类的分布有哪些特点?(答1点即可)
【任务三分析论证】

材料三   《燕国历史大事年表》(简表)

时间在位事件
约公元前1045姬奭周武王封弟召公奭于燕。因召公留辅周室,令其子克就封。
约公元前1042姬克克在燕都就任,为燕国第一代君主。
公元前663燕庄公山戎入侵燕国,燕庄公向齐国求援。齐桓公亲征山戎救燕,燕庄公对齐桓公非常感激。
公元前373燕后简公燕、齐于林营交战,燕胜齐败。
公元前323燕易王燕易公称王,是为易王。
公元前222燕王喜秦拔辽东,燕王喜被俘,燕国灭亡。
(3)燕国的历史见证了周朝的兴衰。请结合所学,依照示例,在材料三中任选两个历史事件,并探究背后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对应准确,答出任意两个即可)
【示例】“燕、齐于林营交战,燕胜齐败”,见证了战国兼并的历史现象。
【任务四探究辨析】

材料四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4)材料四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2022-11-21更新 | 8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虽然过去了几百年、几千年,以至若干万年,但并不是消逝得没有痕迹,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去感受历史的存在。近期同学们进行的一系列“历史探究活动”,就是通过体验探究去想象历史、触摸历史、感知历史,以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感悟历史鲜活魅力。
今天我们就在【活动论坛】中一起进行活动课成果的展示交流吧。
活动1:“历史图说卡片”活动
说明解析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图文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⑤《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⑥《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图⑦甘肃出土的魏晋汉人胡食画像砖
   
图⑧甘肃出土的魏晋少数民族耕地画像砖
   
图⑨《齐民要术》
问题探究1)图①-④中ABCD各是哪一政权?
2)图⑤中描述南方的情形是怎样的?
图卡制作
3)自主选择3-5幅图片,完成图卡(1)的创作。
4)观察图卡(2),从下列选项中为其选配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E.政权分立与战乱动荡   F.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
G.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H.大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活动2:“历史人物故事会”活动
说明解读下列故事卡片上的内容,完成探究任务。


“持汉节不失”的故事
   
“博望侯”
故事①
“少年将军”的故事
   
“冠军侯”
故事②

“闻鸡起舞”的故事

东晋将领祖逖,年轻时很有抱负,常常想收复中原失地。为了报效国家,他和好友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后来招募勇士,铸造兵器,带领军队渡过长江,发誓说:“我如果不能肃清中原敌人,就像这大江之水,一去不回头!”


   
故事③

“昭君出塞”的故事

王昭君,名嫱,西汉宫女。公元前54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被北匈奴单于打败。后来到汉朝觐见天子,娶回昭君为阏氏。昭君到匈奴后,昭君死后葬在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称为“青冢”。


   
故事④
讲述
故事
5)故事①、故事②的主人公分别是谁?请选择一个将其故事补充完整。
6)讲读故事③,你认为祖逖具有怎样的品格和精神?
辨析故事关于“昭君出塞”,搜集到两类材料:

第一类是文献记载。《汉书·元帝纪》记载大意是: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觐天子,称臣归附,并自请为婿,元帝将宫女王昭君赐给他。昭君被封为“宁胡阏氏”(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

第二类是文学创作。唐朝说唱文学作品《王昭君变文》中描绘:汉元帝时期匈奴强大、汉朝虚弱;汉朝把昭君赠予匈奴屈辱求和。昭君到匈奴后,因思念乡国,愁肠百结,终不可解,直至愁病身亡。


7)《汉书·元帝纪》和《王昭君变文》所述的“昭君出塞”有哪些不同?
8)如果让你充实故事④的史实内容,你会选择上述哪一类材料?为什么?
感悟认识习近平主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9)结合你参与的历史人物故事会,谈谈如何做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少年?
活动3:“历史才艺一起秀”活动
说明请赏析“历史才艺秀”活动中同学们绘制的图示和漫画,完成探究任务。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活动任务10)请赏析以上图示和漫画,选择两幅,为其取上合适的名称。
11)如果选用四幅图片制作一张历史图说卡片,该卡片的主题应该是什么?



材料一   “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


                                                                                                         ——摘编自刘文剑《“大一统”思想发微》

材料二   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先生说:“历史上有的皇帝是一代之帝王,比如汉高祖刘邦;有的皇帝是百代之帝王,比如秦始皇和汉武帝。”所谓百代之帝王是说他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影响并没有因为统治结束而结束,他们所产生的影响延续到此后很多时代。


12)解析材料一,汉代的“大一统”包含哪两个方面?每个方面请举一例史实。
方面史实
1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说明,为什么称秦始皇和汉武帝是“百代之帝王”?
拓展探究活动成果展示
互评得分(14)三个拓展探究活动,你的互评得分是______________分。
问答交流(15)参加“历史人物故事会”,你了解到很多古代人物。
如果你生活在那个年代,最愿意和谁成为朋友,为什么?
(16)你在“历史才艺秀”活动中创作的是什么作品?请通过绘画或语言描述展示。
活动总结(17)请简洁总结一下你参与以上活动的表现、收获和思考。
2023-09-17更新 | 6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二   秦朝行政系统简表


材料三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列传》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制度?该制度到秦朝时被废除,什么制度取代了它?
(2)材料二直观地展示了秦朝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秦朝哪一政治体制?行使监察百官职权是哪一官职?
(3)材料三“上从其计”实行了什么措施?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统治者制定上述政治制度共同目的是什么?
2019-12-19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