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 分封制和宗法制 > 分封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909324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及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弟周公旦于曲阜……余各以次受封。
(1)根据材料一,写出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 根据材料一,写出武王分封的对象。
材料二:

材料三:                 

(2)根据图一,写出秦始皇在政治上创立的制度。
(3)根据材料三(图二和图三),写出秦始皇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及其作用。
(4)结合以上材料,归纳这些政治制度的共同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书记载:禹利用自己“号令天下”的权威,扶植儿子启的势力,使启得以攻杀接替禹位的东夷首领益,并征服其他不服从自己的部落。

材料二: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仟佰(田间纵横的小路),急(积极)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1)材料一中“接替禹位的东夷首领益”所涉及的制度是什么制度?此材料表明启以什么制度取代了这种制度,开始了“家天下”?
(2)材料二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周初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三,概括其主要措施。用材料三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材料四中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哪个皇帝创立的?他创立此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时期哪一位思想家的理论?在此制度下,中央政权机构如何运行?在地方上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统治者调整政治策略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021-11-22更新 | 6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制度建设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体现着政治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如图A,分析周初分封诸侯国的分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统治者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图B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材料二   秦兼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秦始皇确立的一系列开国新制对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作出开创新贡献,开辟了新的历史发展方向。

——摘编自《中国历史》


(2)材料二中的“开国新制”所涉及的政治制度(国家体制)是什么?宋代为了强化这一政治制度,在地方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   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帝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对策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帝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3)根据材料三,分析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并指出军机大臣的职能。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的认识
2020-06-21更新 | 5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礼记》

材料二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三   廷尉李斯发表意见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和同姓亲属很多,可是他们的后代逐渐疏远了,互相攻击,就像仇人一样,诸侯之间彼此征战,周天子也无法阻止。现在天下靠您的神灵之威获得统一,都划分成了郡县,对于皇子功臣,用公家的赋税重重赏赐,这样就很容易控制了。要让天下人没有邪异之心,这才是使天下安宁的好办法啊。设置诸侯没有好处。”


(1)材料一的“汤”“武”分别指谁?他们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2)依据材料二,分析西周实行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什么影响?
(3)依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反映的制度与材料二反映的制度有什么不同。这两个制度在目的方面有什么相同点?
2019-10-08更新 | 1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