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古代史 >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 古代日本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51 题号:922989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第三,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第四,兵制方面,京师置五卫府,地方设军团,公民服兵役,废除贵族世袭控制军事特权。

——《世界古代史资料选辑》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国的什么改革?
(2)上述材料反映的改革是该国向哪国学习而进行的改革?
(3)诏书是谁颁布的?时间是何时?
(4)通过对该国这次改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知识点】 古代日本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改革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有效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国王将全国土地留下一部分作为王领后,将其余的分授给大封建主,国王成为封君,被分封的人就成为封臣。大封建主获得土地以后,也将其中一部分划分为自己直接经营的领地,其余的则再对中等贵族进行分封,大封建主成为封君,而再受封者成为封臣。……在各个等级之间,都缔结起相互统属和依附的封君封臣关系。

材料三: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并向老师学习。

-—《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四: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我们的制度”是指哪个城邦国家的制度?这个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利机构是什么?如何评价该城邦国家的此制度?
(2)材料二反映的内容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缔结起相互统属和依附的封君封臣关系”的纽带是什么?
(3)材料三中,日本向“老师”学习后进行了哪次改革?“老师”是谁?这次改革实现了日本怎样的社会转型?
(4)根据材料四分析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5)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2-10-17更新 | 11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摘编自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罗马法的精神》

材料三   正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奈良时代的日本出现了文化发展的高潮,模仿唐朝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日本人还利用汉字创制了本国文字。

——摘编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四   阅读下列图片



(1)根据材料一,“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对东西方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罗马法“最为持久的征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3)材料三所反映的事件对日本的社会转型有什么重大意义?
(4)材料四中图1数字的发明者是什么人?图2反映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成为日本近代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021-01-13更新 | 6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明的传承与交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

——凤凰卫视千禧之旅主题曲


(1)材料中“法老的陵墓”是指什么?写出“巴比伦的墙”所在文明古国一部著名法典的名称及其历史地位。
(2)据所学知识写出诞生于“希腊海滨”的一部著名史诗的名称。“恒河边的梵钟”与哪一宗教有关?

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时,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在贵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这个权利为贵族谋利益。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49年迫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

查士丁尼一世

(3)材料描述的法律文献有何历史地位?写出图中人物在位期间组织编纂的一系列法律文献的总称。

材料三

战马上的亚历山大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4)从文明交流的角度说说图中人物的历史影响。阿拉伯人创立了什么宗教?据材料分析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材料四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句话: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

源赖朝

(5)材料中日本借用“中国知识”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什么?改革在政治上建立了什么制度?图中人物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有何深刻影响?
2023-03-31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