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三国鼎立 > 三国鼎立的形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950776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稍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资治通鉴晋纪》

材料三   “天下无事,时和(风调雨顺)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丰富),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


(1)图示中A、B处分别是什么政权(王朝)?西晋的都城位于河南省哪座城市?
(2)材料二中描述的现象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分析这一现象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突出的历史特征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某中学历史选修课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人文肇始】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谁?被尊称为什么?
【百家争鸣】
学派代表人物思想或主张
老子无为而治
儒家
墨家墨子

(2)请将表格中的①②③处补充完整。
【科技之光】

材料二   古代名人名片:

名片一名片二
姓名:张仲景
著作:______
姓名:______
成就: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填写两张名片的相关信息。
【文学传承】

材料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步出夏门行》


(4)曹操在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最终形成怎样的局面?
(5)综上所述,结合自身所学,请你说说我们该如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024-01-22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宋太祖)曰:“……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在外者,则有行省,有行台……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

——《元史·百官志》

(1)材料一体现了宋太祖在军事方面的哪一项措施?其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在地方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管理?
(3)近年来,台湾的独立分子比较猖獗,企图分裂祖国,请用所学史实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国的领土。请就独立分子分裂祖国的行为谈谈你的看法。
2024-05-08更新 | 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矛盾篇】

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


(1)材料一图示中①②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

材料二: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蜱。这些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上教科书


(2)依据材料二指出,“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的原因是什么?在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哪一游牧民族灭亡?
【战争篇】

材料三:见下图


(3)根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回答,“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哪两个政权?你知道和淝水之战中有关的成语吗?请你试着写出其中一个。
【融合篇】

材料四:孝文帝宣布以汉语由“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还下令鲜卑族一律改穿汉装。

——《中国古代史》


(4)根据材料四归纳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表现。

材料五: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石窟群里,雕刻着成千上万的佛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那里的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体现了民族的融合。


(5)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五中“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那里的石窟”指的是哪一著名的石窟?
(6)结合所学识,北方民族交融起到了什么作用?
2019-02-03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