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9 题号:950783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他先从一件小事情上开始,那就是他不再称为国王,而改称皇帝。这是“皇”“帝”二字第一次结合为一个专有名词,从此它的地位比国王高一等,代表国家最高元首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今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铸造币以赡用。

——《古代历史史料汇编》

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朝廷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改编自《“大一统”之梦》


(1)据材料一指出他是谁?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他创立了哪种管理体制?
(2)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主要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上面两位皇帝的异同点。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统一的重要时期,秦始皇和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 ,归纳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建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纵,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2)据材料二,说明汉武帝统治初期在政治上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他又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材料三:“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3)董仲舒的这段话与后来汉朝行使的哪一项国策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项国策的行使对“孔子之术”产生的影响?
(4)秦王朝仅存15年就灭亡了,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短命王朝。秦朝速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 分)想一想秦亡汉兴的史实,谈谈你对治理国家的认识。
2022-11-18更新 | 7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张老师以“大秦伟业”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 【收集资料——体会新朝气象】
(1)下面是秦统一六国前各国使用的货币、文字、度量衡情况,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为巩固统一,针对社会生活中的这些现象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任务二 【情境再现——分析秦强之因】
(2)你从下面的情境中提取到哪些历史信息?(回答2点)

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内文为墨书秦隶,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墓主人喜生前任县令史,曾经三次从军,用竹简记录了秦军攻打邢丘时发生有部队的两起案件,士兵甲斩首了敌人一个首级,士兵乙企图杀死士兵甲,据首级为己有,却被第三个士兵发现,图谋不轨的士兵乙当场被捉拿归案。另外几枚竹简上说:两个士兵为挣抢一个首级也动了手。


任务三【思维导图——感悟制度创新】
(3)在①处填写内容。根据下面示意图,简述秦朝如何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2020-11-30更新 | 4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这些皆所谓贵族。但从秦汉以后,封建制度早已推翻。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除却皇帝可以把皇位传给他儿子以外,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这已是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的进步。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

(原文大意:郡县制实行了将近两千年而不能改变,从古到今,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老百姓,都安于这一制度。这是大势所趋,如果不是合乎情理,能够这样吗?)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封建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了怎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了什么制度?为什么说实行这一制度是“势之所趋”?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什么意义?
2021-08-20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