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建立
题型:判断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5 题号:9843438
以下是某同学在《梦回秦朝》一书中看到的三段材料,结合所给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正确”,否则划“错误”。

材料一   咸阳人李良出生在公元前249年,20岁时去南方,由于各请侯国战争连绵不断,局势混乱,各地的文字、货币、度量衡都和咸阳的不一样,一路上给他带来很多不便。

材料二   李良30岁时又去南方,这次一路上他发现各地的文字、货币、度量衡都和咸阳的一样了,战争也平息了,旅途方便多了。

材料三   40岁那年李良和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到大译乡时,遇上大雨,不能按时到达。接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于是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1)李良20岁时中国处于春秋时期。
(2)灭六国,结束这种“战争连绵不断,局势混乱”局面的是秦始皇。
(3)李良30岁时,路上使用的货币是五铢钱。
(4)材料二中,如果李良想要写一封家书,他使用的字体是小篆。
(5)材料三体现了秦朝法律严苛。
(6)由上述材料可知,秦朝短命速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相似题推荐

判断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判断题(正确请使用“正确”,错误请使用“错误”)
(1)墨子提出“兼爱”“非攻”,提出实行“仁政”“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     
(2)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3)秦朝建立了我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4)西汉初期,西汉对匈奴采取的“和亲”政策,原因是国力强大,采取“怀柔”政策以巩固政权。(     
(5)甲骨文采用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     
2020-11-29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