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世界地理 > 天气与气候 > 世界的气候 > 气候与人类活动 > 人类活动影响气候
题型:解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4 题号:17711027
气候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产和生活,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气候。据图及所学知识,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与饮食:与②地相比,①地降水较少,气温较________,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①地人们便养成了以_________(面食/米饭)为主的饮食习惯。
(2)气候与民居:③地传统民居“阿以旺”为平顶设计,请你试着解释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
(3)气候与农业:④地地势高,气温低,_______是影响当地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当地的农作物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暖。2022年3月,南极多个气象站升温近40℃,北极部分地区气温偏高30°C。全球气候变暖正改变着地球的模样,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环境。


(4)全球变暖带来的危害有哪些?请列举一个。
(5)我国预计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从增加吸收和减少排放两方面各答一点即可)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线索一:秦岭站的自然环境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秦岭站位于南纬74度56分,东经163度42分,所处的罗斯海西海岸是南极洲气候环境最为恶劣的区域之一。

(1)据秦岭站的经纬度可知,秦岭站位于____(地球上的五带)。冬至日前后,秦岭站有____(极昼/极夜)现象,有利于考察站的建设。
(2)秦岭站所在地区气候恶劣,如____、干燥、烈风等,给极地科考增加了困难。

线索二:昆仑站的优势条件

2024年2月28日,我国首台近红外望远镜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昆仑站海拔4087米,不仅大气稀薄洁净,没有光污染,而且每年有长达6个月的极夜,是地球上最佳的天文观测台址之一。

(3)试分析昆仑站适宜科学家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条件。(至少答出两点)

线索三:极地地区的高温忧患

近年来,多名气象学家观测发现,南北两极部分地区出现极端高温天气,南极洲的部分地区比以往平均温度高出约40,北极地区的部分地区比以往平均温度高出约30

(4)近年来,极地地区屡屡打破高温纪录,试分析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至少答出两点)
2024-05-14更新 | 44次组卷
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人们大量开采、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大规模破坏森林。这些行为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多,进而引起了全球气温普遍升高。全球变暖的后果是旱涝灾害频繁、沙尘暴有增无减、台风更加猛烈……而令人担心的是海水的膨胀、两极冰川的融化会引起海平面的上升,从而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沿海低地被淹没……那时候,所有沿海国家都会受到海水的入侵,他们将为保护沿海城市和土地付出昂贵的代价……当然,中国也不例外。


(1)材料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____
(2)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____
(3)该问题产生的危害是____
(4)针对该问题的产生,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应对?(至少答两点)
2022-11-28更新 | 13次组卷
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3】极东北航道被称为“冰上丝绸之路”。随着气候变暖,近年来北极冰雪融化加速,东北航道逐步开通。下图为“东北航道和传统航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一艘货船从我国大连出发,沿东北航道前往鹿特丹。穿越白令海峡,在①___(大洋)航行期间,船员们发现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这种自然现象称为___,由此推测该时段属于北半球的___(季节)。目的地鹿特丹位于___(大洲)西部。
(2)传统航道所经过的大洋②名称是____,运河③名称是____
(3)全球变暖与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息息相关,我们生活有哪些措施应对全球变暖___
2020-12-10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