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地理综合库 > 世界地理 > 天气与气候 > 世界的气候 > 气候与人类活动 > 人类活动影响气候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21783265

我国在某沙漠(位置见图)建起了大规模太阳能光伏电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北京相比,该沙漠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原因是(     
①纬度较低 ②海拔较低 ③降水较少 ④晴天较多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光伏发电替代煤炭火力发电,对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做出的贡献是(     
A.节约了煤炭资源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C.减轻了大气污染D.增强了二氧化碳排放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2020827日位于格陵兰岛东北部的史帕特冰川断裂掉落约110平方千米的冰体,完成下面小题。

1.冰川变化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框图横线上填写内容错误的是(     

A.①二氧化碳B.②变暖C.③下降D.④沿海
2.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为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下列措施不合适的是(     
A.植树造林,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B.节约能源或开发利用新能源
C.加强政府监管,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D.防治水污染
2024-04-23更新 | 3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乞力马扎罗山位于0°~3°S之间,是非洲最高的山脉。山顶终年积雪,被称为“赤道雪峰”,自山顶冰雪覆盖到植被逐渐变为草原、森林至山脚成为稀树草原,植被呈现明显的垂直变化。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乞力马扎罗山所处的温度带为(     
A.北温带B.南温带C.热带D.亚热带
2.乞力马扎罗山植被呈现明显的垂直变化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C.海陆位置D.经度差异
3.“赤道雪峰”奇景正在逐渐消亡,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B.地壳运动C.火山喷发D.地震频发
2023-09-20更新 | 7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左图为世界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图,右图为碳中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国家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分别是(     
A.美国、中国B.美国、韩国C.中国、美国D.韩国、美国
2.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地震、火山频发B.海洋污染加剧C.全球气候变暖D.全球气候变冷
3.从发展水平看,日本、韩国属于发达国家,他们与中国、印度等国在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的合作为(     
A.南北对话B.南南合作C.南南对话D.南北合作
4.要实现“碳中和”,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是(     
A.加剧贫富差距B.促进经济发展C.减少基础设施建设D.降低国际地位
5.以下措施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多使用一次性筷子B.上学、放学乘坐私家车
C.开发热带雨林,增加粮食生产D.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2024-01-19更新 | 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