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1 道试题
1 . 下图是游客在旅游中拍下的某聚落(白色)照片,该游客发现在聚落里保留有古建筑,古建筑上有保护标志。你认为当地保护这些古建筑的主要原因是它们(     
A.能适应当地环境B.经久耐用
C.比现代建筑好看D.记录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具有研究价值
2023-12-3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七上期末测试卷05-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准练(人教版)

2 . 傣家竹楼是用各种竹料(或木料)穿斗在一起,互相牵扯的杆栏式建筑。楼房上层四周用木板或竹篱围住,用于居住,楼房下层无墙,用以堆放杂物或饲养禽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传统竹楼为杆栏式建筑,其主要目的是(     
A.防止风沙B.防寒保暖C.防潮通风D.防震减灾
2.影响该地区民居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植被
3 . 探究亚欧大陆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归纳影响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

案例一:亚欧大陆的季风气候分布


(1)上图中①气候类型对应甲、乙、丙三图中的________。造成①②③三种季风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

案例二:亚欧大陆中纬度(北纬30°~60°)地区的气候分布


(2)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西岸有⑤⑥两种气候类型,其中降水集中在冬季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东岸为季风气候,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带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由东西两侧向内陆逐渐___________,由此可知,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降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案例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3)气象工作者在图中B处测出气温是 14.8℃,则C处气温约是__________℃。

案例四:不同的气候类型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特点,人类的聚落也有鲜明特点。


(4)图a是____________气候典型的自然景观,图b民居是适应_________气候炎热干燥的气候特点而建造的。

案例五: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这里的降水最高记录高达26461毫米,被称为“世界雨极”。

(5)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角度,写出乞拉朋齐成为“雨极”的原因:_________
2023-12-29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宁津县田庄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要求。

材料1《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

材料2如图1为不同聚落景观,如图2为“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示意。


【聚落类型】


(1)聚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也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一般来说,聚落分成乡村和城市两大类,材料1中的“桃花源”属于____聚落,左图中A为____聚落。

【聚落形成】


(2)读右图,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落就是许多人打猎的地方B.聚落内部只能生活,不能进行生产
C.一般先有城市,后有乡村D.多建在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

【聚落发展】


(3)根据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判断如下图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聚落的是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写出1点即可)

【聚落保护】

特色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杰作。东南亚的中学生马莉娅和西亚的中学生伊斯梅尔,在网上各自晒出了自己家乡的特色民居照片(如图)。



(4)马莉娅家乡的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炎热多雨B.地表蜿蜒崎岖C.气候高温干燥D.地形平坦开阔

(5)伊斯梅尔家乡的房屋一般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主要原因是(     
A.由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决定B.为了预防小偷进人民宅进行偷盗
C.为了抵挡当地严寒的冷空气D.为了减少太阳光照和热风的进入

(6)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做法是(     
A.拆除后建设现代化高楼大厦B.全部拆除,再照原样重建
C.大力保护有特色的民居建筑D.不要乱动,任其自由发展
5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其中A、B、C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是:靠近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地形以______为主。这样的聚落一般可顺河道伸展成______状。
(2)A、B、C、D四个聚落中,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因为那里的地形______,水源____________便利。另外,______地也有可能发展为城市,因为那里处在______
(3)我国贵州东南部山区常见的吊脚楼,下层空着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试从地形、气候两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______

6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本区域是世界石油宝库,其石油主要分布在(     
A.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B.地中海沿岸地区
C.红海沿岸地区D.墨西哥湾沿岸地区
2.玲玲在其“西亚之旅”途中发现当地大多数居民房屋墙厚、窗小、色浅,这是因为(     
A.受地形影响B.受宗教影响
C.抵御冬季的寒冷D.适应炎热干燥、多风沙的气候
2023-12-28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2 了解地区(高频选择题6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湘教版)
7 . 中外对比 家国情怀

民居是地理环境的映射,一个地方的房屋样式往往反映了当地地貌和气候特征。图1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甘多村和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为甘多村和北京市景观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两地的地理环境差异。
地点聚落类型气温特点降水特点气候类型
甘多_______全年高温有明显的
_________
______气候
北京城市_______夏季多雨,冬季干燥______气候

(2)甘多民居常常没有窗户或者窗户很小,可以隔绝室外_______(冷/热)空气,房顶坡度较_______,有利于_______
2023-12-2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4.3 人类聚居地——聚落(分层作业)-【上好课】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8 . A”形茅屋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传统民居,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左图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气候资料图,右图为“A”形茅屋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气候特征是(     
A.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B.全年温和湿润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全年炎热多雨
2.“A”形茅屋坡度较大,下半部用编制的草席做墙,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①防风保暖②通风防潮③排除积雪④便于排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 . 西亚地区的传统民居墙厚窗小,多平顶,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     
A.干热环境B.湿热环境C.干冷环境D.多雨环境

10 . “蚝壳屋”是广州小洲村的传统民居。坚固的“蚝墙体”能有效抵御风雨侵袭,且蚝壳倾斜向下排列,有利于排流。蚝壳表面的小孔可以储存微量的雨水,使住在“蚝壳屋”的人觉得十分凉爽;蚝壳墙外表坚硬粗糙,不好翻爬,明代很多家境殷实的人家用来防盗。如图为“蚝壳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蚝壳屋”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是(     
①沿海地区,蚝壳资源丰富
②东南沿海多暴雪天气,利于排雪
③沿海多经商富人,蚝壳墙体利于防盗
④南方地区夏季高温,“蚝宅”具有一定的降温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传统的“蚝壳屋”建筑逐渐被现代建筑取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科学环保再利用的代表,必须要大规模重建
②是一个时期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应适当保护利用
③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潮流,应完全拆除
④保护与重建应与周边地理环境相协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