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1 道试题
1 . 拉萨当地的藏族同胞:穿藏袍、住碉房、吃糌粑。结合三幅图片,分析这三种生活习惯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藏袍:__________
碉房:__________
糌粑:__________
2024-03-0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预习自测
2 . 分析北京四合院突出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024-03-0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预习自测
3 . 【中摩共建“一带一路"】2022年1月5日,摩洛哥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成为北非地区首个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的国家。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北非花园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部,海岸线长,地形复杂。斜贯全境的阿特拉斯山脉阻挡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常年气候宜人,赢得了“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还享有“北非花园”的美称。

摩洛哥位置示意图

(1)说出摩洛哥濒临的海域,并证明其享有“北非花园”美称的主要原因。
(2)说出摩洛哥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探究二传统民居

摩洛哥传统民居贝都因帐蓬通常是由松散编织的羊毛制成,白天的热量可以散发出去,同时将强烈的沙漠日光变成舒适的微光。当下雨时,这些松散的天然纤维会膨胀,足以应对罕见的沙漠降雨。

贝都因帐篷
(3)简析摩洛哥传统民居贝都因帐篷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探究三中摩合作

2022725日,中摩签署穆罕默德六世丹吉尔科技城项目投资协议,标志着中摩共建“一带一路”迈出实质性步伐。该项目旨在引进更多中国企业来摩投资,传授中方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在摩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两国经贸合作增添新的动力。

(4)简要说明中摩共建“一带一路”给摩洛哥带来的影响。
2024-03-01更新 | 302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3 简单题模板(测试)-2024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4 . 聚焦区域。

2023年10月7日巴以冲突战火重燃,世界的目光又重新聚焦到这里。小明一家正准备搭乘从上海启航的游轮环游世界,受到冲突影响,不得不重新规划路线。图16为预定航行路线示意和冲突地区的气候与传统民居。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游轮预定路线是从中国上海出发依次经过太平洋、A________洋、B______运河、地中海、C_______洋、D________运河、E______洋回到上海,环球一周。
(2)规划路线时,小明打算到B地参观,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当地人主要以_______色人种为主,主要使用________语,人们多信仰________教,其宗教建筑为_________。根据发展水平来看,卡塔尔和周边国家大多属于________(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3)读冲突地区的气候与传统民居图,请分析当地的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冲突发生后,游轮不得不改变路线,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航行。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样改变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4-03-01更新 | 182次组卷 | 3卷引用:通关卷06 热点地理(2)(巴以冲突、中美建交四十五周年、金砖国家扩员)-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抢分秘籍(全国通用)

5 . 读“北京市二环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市的二环路呈“凸”字形分布的原因是(     
A.地形因素B.地价因素C.气候因素D.历史因素
2.北京的传统民居是(     
A.土楼B.骑楼C.吊脚楼D.四合院

6 . 四合院承载着北京的传统文化,但目前许多四合院面临年久失修、卫生条件差等问题。结合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合院多见于我国(     
A.南方地区B.青藏地区C.北方地区D.西北地区
2.四合院的主要特点有(     
①庭院方正,采光条件好
②修筑院墙,有利于挡风避寒
③多平顶,利于积雪留存
④以竹为主要建材,夏季凉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关于“四合院拆除还是保护”,正确的做法是(     
A.拆除四合院,建设现代化宜居建筑B.保护四合院,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
C.拆除四合院,打造开放式街心工业D.保护四合院,完整保留其原有面貌

7 . 地坑院(见下图)是窑洞民居的一种特殊形态,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方形深坑,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院中多会栽植一颗高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符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A.地处西北内陆,降水较多B.地势起伏大,森林密布
C.气温年较差小,冬暖夏凉D.黄土广布,土层深厚
2.该地可能位于(     
A.吉B.晋C.新D.赣
3.地坑院中栽植高树的主要作用是(     
A.挡风B.遮阳C.环保D.警示
8 . 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受到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其中界线③经过____山、____山和____山;界线④的主导因素是____
(2)图2中所示的四幅气候类型图,属于图1中A区域的是____,属于C区域的是____
(3)区域A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区域C的传统民居的特点是____,区域B的传统交通运输以____为主。
(4)从甲到乙,农作物的熟制变化规律是____
(5)由丁到丙降水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024八年级上·广东东莞·专题练习
名校

9 . 某区域有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黄土塔古建筑群,历史学家称其为“蜂巢屋”,一般由34座土塔相连,主要用泥土混合茅草、麦穗等盖成。结合蜂巢屋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建筑群位于(     
A.东南亚B.欧洲西部C.南极地区D.中东地区
2.该建筑群反映了当地(     
A.气候干旱B.河网密布C.降水丰富D.土壤肥沃
2024-01-28更新 | 35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广东省东莞市中考综合模拟地理试卷一

10 . 海坛岛为福建省第一大岛,是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这里地势低平,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下图示意海坛岛位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海坛岛濒临的海域是(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A.降水多B.风力大C.日照强D.气温高
3.该地海洋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海拔高,光照充足       ②居民少,海水洁净       ③沿海大陆架面积广       ④海水温度适中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