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7 道试题

1 . 四合院承载着北京的传统文化,但目前许多四合院面临年久失修、卫生条件差等问题。结合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合院多见于我国(     
A.南方地区B.青藏地区C.北方地区D.西北地区
2.四合院的主要特点有(     
①庭院方正,采光条件好
②修筑院墙,有利于挡风避寒
③多平顶,利于积雪留存
④以竹为主要建材,夏季凉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关于“四合院拆除还是保护”,正确的做法是(     
A.拆除四合院,建设现代化宜居建筑B.保护四合院,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
C.拆除四合院,打造开放式街心工业D.保护四合院,完整保留其原有面貌

2 . 地坑院(见下图)是窑洞民居的一种特殊形态,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方形深坑,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院中多会栽植一颗高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符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A.地处西北内陆,降水较多B.地势起伏大,森林密布
C.气温年较差小,冬暖夏凉D.黄土广布,土层深厚
2.该地可能位于(     
A.吉B.晋C.新D.赣
3.地坑院中栽植高树的主要作用是(     
A.挡风B.遮阳C.环保D.警示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人口的分布、聚落的形成和发展都会受到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图示意世界人口密度分布。

材料二   通布图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尼日尔河北岸,由于风沙侵蚀以及越来越多的游客参观,面临着被损毁的危险。通布图古城位于图中⑤附近,右图为通布图古城景观图。

(1)①②③④四地都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它们大多分布在______纬度近海平原地区;⑥地区人口稀少,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
(2)通布图古城的建筑特点与当地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搭配正确的是______。
A.屋顶为斜坡—降水多B.泥土修筑—干燥少雨
C.底层架空—炎热潮湿D.墙壁较厚—冬季寒冷

(3)结合材料二,从传承和保护角度考虑,提出最有效的保护通布图古城的措施并简要说明理由。
2024-02-21更新 | 4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小明在寒假期间跟随杂志社开展了一场“探寻世界文明”之旅。读 “小明旅行地点分布图和乞拉朋齐多雨原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小明乘飞机到达埃及后,他了解到埃及北部沿海属于____气候,寒假期间多____(降雨/晴天)。
(2)从埃及向东前进,跨过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____运河,最终到达沙特阿拉伯。

第二站:沙特阿拉伯

(3)小明在沙特阿拉伯游玩时,恰逢当地居民在举行宗教活动,该地居民大多信仰____教。
(4)小明参观了前沙特阿拉伯王国古都遗址,其中部分建筑使用泥、石、干椰枣树叶和树干建造而成,墙厚窗小。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当地气候特征是____

第三站:印度

(5)小明最后一站乘邮轮到达印度,印度大部分位于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跨地球五带中的热带和____
(6)小明旅行的终点站是被称为“世界雨极”的乞拉朋齐小镇,乞拉朋齐降水丰富的原因是①____,②____
2024-02-08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5 . 下图为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地中(     
A.甲地——年降水量约1000mmB.丙地——降水均匀
C.乙地——气温年较差大于20℃D.丁地——雨热同期
2.乙地气候特征是(     
A.冬冷夏热,降水主要集中夏季B.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与丁地气候相适应的传统民居是(     
A.陕西窑洞B.安徽宏村的徽派建筑C.北京四合院D.因纽特人的冰屋
2024-02-08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6 . 雅万高速铁路是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合作建设的高速铁路,是两国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成果。读板块构造局部图、雅万高铁示意图和印度尼西亚某地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雅万高铁配备了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据图可知,其主要原因是____
(2)据图可知,雅万高铁线路选址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聚落C.土壤D.气候

(3)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看,中国和印度尼西亚都属于____(填“发展中”或“发达”)国家。
(4)据图可知,印度尼西亚大部分地区气候特征是____,考虑到这一点,列车采用耐腐蚀设计可有效提高列车使用寿命。受当地气候的影响,该区域的传统民居有可能是图中的____(填“甲”或“乙”)。

(5)中国游客发现在印度尼西亚大部分餐馆不能吃到猪肉,这和当地大部分居民信仰____
2024-02-08更新 | 96次组卷 | 4卷引用:七年级地理期中模拟卷02(湘教版 6~7章)-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

7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上图推测马来西亚气候特点是(     
A.全年高温多雨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全年温和多雨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关于上图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就地取材,当地多毛草B.屋顶坡度太,有利于排水
C.房屋建的高,便于眺望安全性好D.窗户小有助于通风散热排湿气
2024-02-07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8 . 无棣县某中学学生在地理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名为“环游世界”的网络学习活动。通过上网收集、分析资料,逐步加深对世界各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认识。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学习主题1——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从图二可以看出亮亮到达的地区人口分布______(稠密或稀疏)。但目前该地区面临严重的人口问题,请列举其中一条。______
(2)阳阳和康康到达的地区(图二)人口密度较______(大或小)。原因各不相同,试列举说明______
(3)亮亮、阳阳、康康研学交流所见所闻,他们认为各地地理景观的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从图一、图二中可以看出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区。
(4)阳阳发现,在同一时间A和B两地的人们衣着差异较大,请你帮他分析原因。______

学习主题2—探究自然环境与聚落的关系

“高大的阔叶林,轻轻的溪流,悬崖边用树搭成的天梯,拉着老藤枯枝的艰难攀接,看不见阳光的阴湿潮热,令人目不暇接的雨林资源,还有稍纵就过的野生动物,一切的一切,给我们一份神秘、一份美丽、一份惊叹。”


(5)上述文字描述的场景是下列哪种气候类型区的典型景观______(选择填空)。
A.B.C.D.

(6)适应上述气候的民居是______(选择)。
A.B.C.D.

(7)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是______。
①便利的交通②平坦的地形③高山、荒漠④气候湿热⑤水源充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③④⑤
2024-01-31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草皮屋是冰岛独特的住宅类型:人们将厚重的草皮堆放在木结构屋架上(木头需从海外运来),绿色屋顶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颇有美感。下图示意冰岛位置和草皮屋景观。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冰岛的首都是(     
A.赫本B.博尔加内斯C.阿克雷里D.雷克雅未克
2.根据冰岛地理环境特征,推测草皮屋的主要优点有(     
①挡风②美观③保暖④散热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冰岛人用草皮作为建筑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A.保护环境,减少污染B.就地取材,融入自然
C.美化环境,吸引游客D.原料廉价,方便进口
2024-01-31更新 | 192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0 . 【区域差异与联系】

图1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大地理区域),图2为传统民居素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读地图、知位置:


(1)确定丁地区与其它地区之间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
(2)甲、乙两个区域的分界线是____一线,此界线以南作物熟制为____

找差异、探原因:


(3)我国的传统民居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区域特色,是各地劳动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杰作。图2中①和②所代表的传统民居分别位于甲、乙、丙、丁中的____地区和____地区。
(4)有位同学想要品尝正宗的过桥米线,参与“三月三”歌节、泼水节等民族节日,这位同学应去甲、乙、丙、丁中的____地区。
(5)导致图1中③④⑤三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6)丙和丁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丙地区贺兰山以西以高山草场为主,其优良畜种有____(答出一种即可)。

同命运、共发展:


(7)华北地区和丙地区缺水严重,国家为缓解这一现象,建设了____工程。
(8)将丙地区西部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输送到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优先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
2024-01-31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