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读图1东半球部分地区图,图2某地聚落分布图,图3三地传统民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为______聚落,该种聚落又可分为______等类型。
(2)受自然条件影响,聚落分布呈现不同的分布形态,图2中聚落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区,呈______(条带状或团块状)。
(3)图3中双层木楼、茅草屋和碉堡式建筑传统民居分别位于图1中______(填序号)处。
(4)传统民居特点的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双层木楼民居多为双层______(材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者放杂物、饲养牲畜,上层住人。墙体较______(厚/薄),屋顶坡度较______(大/小),这反映出当地气候具有______特征。
(5)世界各地的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和他们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不同的聚落,但目前许多聚落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过度商业化、环境污染等问题。假如你去云南丽江古城旅游,作为旅游者,你能为保护丽江古城做些什么?______

2 .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2021世界人口状况》全球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21日,全球人口总数为75.9693亿。全球绝大部分人口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以下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A.亚马孙平原B.西西伯利亚高原C.塔里木盆地D.日本关东平原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B.亚洲的东部和南部、非洲北部人口稠密
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D.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3.世界三大宗教是(     
A.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B.天主教、印度教、基督教
C.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D.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4.下列传统民居与其优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脚屋——凉爽、防潮B.冰屋——御寒、防风
C.蒙古包——防晒又凉快D.窑洞——冬暖夏凉
5.下列既属于人口稠密地区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的地区是(     
A.亚洲东部B.欧洲西部C.南美洲西部D.非洲北部
2023-08-15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期中考热身卷02-【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湘教版)

3 . 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土家吊脚楼,多依山而建,下层架空,木质结构,建筑风格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结合土家吊脚楼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土家吊脚楼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地形平坦B.气候潮湿
C.水源不足D.木材匮乏
2.政府对部分年久失修的吊脚楼进行合理保护,采取的措施是(     
A.合理修缮,修旧如旧B.放任自流,任其变化
C.整体拆迁,异地重建D.全部拆除,原地重建
2023-08-08更新 | 674次组卷 | 21卷引用:专题03 世界的居民-【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湘教版)

4 . 文化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其各自的特点,如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下图示意一位设计师为浙江和贵州简称设计的艺术字,这些字中蕴含着各自地方的文化元素。完成下面小题。


   
1.两省区艺术字中蕴含了“倾斜屋顶的设计”的建筑特点,其影响因素是(     
A.气候因素B.地形因素C.河流因素D.市场因素
2.贵州老腊肉现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当地居民为了应对自然环境而制造的地方性产品,其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增添特有的风味。老腊肉多产于南方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气温高,利于腊肉腌制B.气候湿热,肉类易变质
C.空气干燥,利于腊肉腌制D.南方人喜欢腊肉风味

5 . 某学生跟随父母去东南亚旅行,拍摄了一张当地的民居照片(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民居体现了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C.温和多雨D.寒冷干燥
2.图中民居的聚落形式是(     
A.城市B.城镇C.集镇D.乡村
2023-08-04更新 | 508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03 世界的居民-【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湘教版)

6 . 下图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反映中国的年降水量(     
A.从东南向西北递减B.从东南向西北递增C.从西南向东北递减D.从西南向东北递增
2.北京的年降水量大约是(     
A.1210mmB.527mmC.367mmD.194mm
3.下列最有可能位于北京的建筑是(     
A.   B.   C.   D.   

7 . 读某聚落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正确的是(     
A.乡村,这里有河流B.城市,这里人口密集
C.乡村,这里主要从事农业产业活动D.城市,这里建筑物高大密集
2.该聚落可能位于(     
A.地表崎岖的山区B.干旱缺水的荒漠C.雪峰连绵的高原D.一望无际的平原

8 . 泉州,简称“鲤”,别名“鲤城”、“刺桐”,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一座已有1300多年历史、写满海洋记忆的港口城市,宋元时期以“东方第一大港”闻名于世,也是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2021年泉州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为中国福建省泉州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泉州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城市聚落②旅游业发达③农业人口比重大④基础设施完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宋元时期,泉州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港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     
A.海陆位置B.纬度C.地形D.植被
3.为珍惜和保护好泉州古城的科学做法是(     
A.开发与保护并举B.整体搬迁重建C.打造现代化风格D.原址拆迁重建

9 . 徽派建筑(下图),以砖、木、石为原料,房屋主体以木结构,墙体采取砖瓦砌成,房屋间以“马头墙”间隔,是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骑楼”(下图)是一种近现代商业建筑代表,建筑物的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骑楼源自东南亚地区近代传入我国,普遍分布在我国华南沿海侨乡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徽派建筑的标志“马头墙”在房屋之间起的作用是(     
A.抵御风沙B.防寒保暖
C.通风散热D.火灾时防火墙,隔断火源
2.“骑楼”底层沿街面后退,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的主要功能是(     
A.防风沙B.遮阳避雨C.防蚊D.防挡寒潮
3.政府对骑楼加以保护和修缮,其主要目的是(     
A.节省当地的土地资源B.缓解当地住房紧张问题
C.保护当地特色的建筑文化D.便于海外华侨回乡探亲
10 . 【地理实践   知行合一】为了更好的开展“第三课堂”,陕西省某学校在暑假期间组织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赴“五岳”之首的泰山风景区开展研学活动。读该景区附近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________
(2)②处和③处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____________,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_____
(3)图中学校的海拔范围是_____________米。
(4)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泰山的海拔仅有1532.7米,却被列为“五岳”之首,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誉。请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
(5)简要分析聚落分布在该区域西南部的主要等高线自然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2023-06-20更新 | 700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02地图【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商务星球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