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读图“某地传统民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传统民居最可能会出现在(     
A.亚洲东南部B.非洲北部
C.北美洲北部D.南美洲南部
2.这种传统民居在用材、造型等方面的特色反映出当地(     
A.全年炎热少雨B.全年高温多雨
C.全年湿润D.终年严寒
2023-03-30更新 | 85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指出:全球人口达到80亿,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8亿。联合国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增长较高的国家有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美国、乌干达和印度尼西亚。

材料二:“世界人口分布图”(图1)及相关图文资料(图2)。


图说现象:


(1)读图1世界人口分布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总体来看分布不均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洲的东部和南部、______洲、北美洲东部地区。

总结规律:


(2)分析图2,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形);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纬度地区。从南北半球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半球。

分析应用:


(3)图1中A、B两地同在北回归线附近,但人口密度差异大,应用你学过的地理规律,简单分析自然原因。
(4)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联合国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主要是______(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请你说一说人口过多会带来哪些问题______
(5)南美洲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在北部D地区人口稀疏。有人建议将东部人口大量迁移到D地区,实现南美洲人口均匀分布。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原因。
(6)传统聚落的结构、形态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根据自然环境与传统聚落的相关性,图1中C地东南亚地区的民居通常是双层结构,下层架空上层住人(如下图所示),简要说明该地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 . 通布图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梦幻之都”,图示意通布图古城位置及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其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原因是(     
A.终年炎热干燥B.终年炎热多雨
C.终年寒冷干燥D.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2.由于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参观,古城面临着被损毁的危险,以下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正确的是(     
A.轮流参观,控制游客数量
B.在屋顶加盖防雨蓬,保护古城
C.在古城内多建星级宾馆,创造经济效益
D.使用当地木材修葺

4 . 传统民居是乡村聚落中最具特色的景观,可以反映聚落和环境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建筑说法正确的是(     
A.福建土楼主要受气候条件的影响B.陕西窑洞主要受建筑水平的影响
C.北京四合院主要受交通条件的影响D.云南竹楼主要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2.下列叙述中不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差异的是(     
A.生活水平B.医疗水平C.教育水平D.国土面积
5 .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____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____部、美洲的东部等。
(2)右图所示的人种主要集中分布在ABCD中的____区域,他们是____人种,讲的语言是____,大多数居民信仰____教,这个区域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____
(3)B地区是世界四大稀疏区之一,影响其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为____因素。
(4)如图所示房屋的房顶尖(利于排雪),墙体厚(利于保暖),材料多为木质(便于就地取材),它应该是ABCD四地中____处的房屋,判断理由是____
6 .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及纬度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疏密程度的是____,用人/平方千米表示。
(2)世界人口稠密地区A是____,H是____
(3)图中字母处人口稀疏的原因各不相同,C地人口稀疏的原因是____,F地人口稀疏的原因是____
(4)结合图中所给信息概括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分布的共同的特点是:①纬度位置方面____。②海陆位置方面____。③地形方面____
(5)分析图中E地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

(6)欧洲人口增长缓慢,很多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产生的人口问题有哪些?(至少两条)
(7)E处居民主要属____人种,信奉的宗教是____教。
(8)传统聚落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行为利于保护传统聚落的是(     )。
A.在传统聚落周围建造现代化摩天大楼,方便观赏
B.在传统民居上刻写“××到此一游”
C.大力扩建旅游设施,吸引大量游客旅游,增加收入
D.规定合理的游客数量,避免过度商业化

7 . 甲、乙两图分别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和以南地区的村落景观。图为村落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地(     
A.农田为水田B.民族为藏族C.主食为大米D.聚落为乡村
2.两地民居在设计上的特点及目的是(     
A.甲——木质结构,方便拆装B.乙——墙壁厚实,可防寒保暖
C.甲——底层架高,利于防洪D.乙——屋顶坡度大,便于排水
3.据图可推断乙地(     
A.地势起伏较大B.气温年较差大C.河流湖泊众多D.黑色土壤广布

8 . 下图为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地中(     
A.甲地年降水量不足1000毫米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于20℃
C.丙地降水均匀D.丁地雨热同期
2.乙地气候特征是(     
A.冬冷夏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B.冬暖夏凉,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与甲地气候相适应的传统民居是(     
A.B.C.D.

9 . 特色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下图中甲为西亚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乙为东南亚热带地区的房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民居在设计上的特点及目的是(     
A.甲:窗小墙厚,为抵御严寒B.乙:设置架空层为了防潮
C.甲:屋顶为平顶,是为了方便晾晒稻谷D.乙:设置架空层是为了防止野兽侵袭
2.造成甲乙两地传统民居风格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因素B.海陆变迁C.土壤因素D.人为因素

10 . 荷兰画家梵高在法国南部的小城阿尔勒创作了上百多幅画作,下图是其中一幅以麦田为主题的油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和乡村的景观有很大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的不同B.房屋高矮和道路宽窄的不同
C.地形类型和人口数量的不同D.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
2.从图中景观可以推断,梵高当时绘画的地点(     
A.是城市B.是乡村C.以林业为主D.以工业为主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