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喜欢旅游的小明在我国某地看到一种传统民居——“蚝宅”。当地原住居民就地取材,用灰、熟糯米、红糖、黄泥等材料搅拌均匀,把蚝壳整齐的粘在墙上。这种“蚝宅”结实耐用,防潮降温,不怕虫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最初建造“蚝宅”时(     
①当地是乡村②当地是城镇③当地居民大多从事工业生产④当地居民大多从事海洋渔业生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根据“蚝宅”的建筑特点,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①以高原为主②以沙漠景观为主③气候湿热④动植物种类较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小明看到的“蚝宅”最大可能位于我国(     
A.东北地区B.西北内陆C.东南沿海D.青藏地区
4.原住居民设计和建造“蚝宅”时,需要重点关注的自然灾害是(     
①台风②寒潮③干旱④滑坡和泥石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6-19更新 | 1174次组卷 | 12卷引用:期末测试卷05【考试范围:八年级全部内容】-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准练(人教版)

2 . 房屋建筑是人类为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其特征往往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印度尼西亚的高架屋反映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四季分明B.高温多雨C.干燥少雨D.寒冷潮湿
2.我国南极泰山站主楼采用了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泰山站主楼如此设计主要是为了(     
A.适应崎岖地形B.防御洪水灾害
C.避免动物侵扰D.防止风雪掩埋

3 . 云南怒江怒族人当地的传统民居为千脚落地屋。当地森林丰富,就地取材,在斜坡或靠山处树立几十根木桩,支撑整个房屋。图为千脚落地屋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千脚落地屋位于(     
A.气候湿热的山区B.温暖湿润的平原C.炎热干旱的盆地D.寒冷干燥的高原
2.千脚落地屋采用“千脚”设计是为了(     
①通风散热,防洪防潮②利用地形,房屋稳固③就地取材,节省成本④结构简单,工艺先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当地人主要集中于每年12月到次年1月建房,原因是(     
A.白昼较长,时间充足B.气温较高,利于施工
C.地形崎岖,森林广布D.降水较少,便于打桩
2023-06-03更新 | 323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项强化卷(四)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必刷题型优选卷(人教版)

4 . “碇步桥”是一种古老桥梁的统称,由条石砌成,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杰作。浙江省泰顺县仕阳镇仕水碇步桥是我国现存保留最完好、最古老、最长的碇步桥。下图为仕水碇步桥及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和景观图。读图,完成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①地位于山顶,海拔约600米B.②地比③地海拔低、坡度较陡
C.③地位于山谷,可远眺仕阳镇D.④地位于山脊,可遥望碇步桥
2.影响仕阳镇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河流B.河流、气候
C.地形、交通D.地形、气候
3.仕水碇步桥平行分高低两凳,高凳可供涨水时踏用,反映当地(     
A.降水季节变化较大B.冬季寒冷,结冰期长
C.地形陡峭,沟谷多D.森林丰富,木料充足
4.合理利用和保护仕水碇步桥的措施有(     
A.推广仿造,引发关注吸引游客B.保留古桥特色,传承地域文化
C.扩建改造,满足现代交通需要D.开发旅游资源,搬迁周边居民
5 . 探究性学习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式。结合图文材料尝试完成下面的地理探究活动。

探究主题: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一)探究过程


(1)水源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水源的有无、远近影响农业灌溉以及人类生活饮用水。世界文明多为大河文明,例如中国的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又如沙漠中聚落选择在大河绿洲沿岸。所以,聚落多分布于____
(2)气候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聚居的人口多,聚落也较多,且规模较大;气候寒冷的两极、干燥的沙漠和过于____的雨林地区人口少,聚落也少。不同气候区聚落形式各异,北极地区生活的人们,其民居特点最有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填字母)。
   
(3)地形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从“不同海拔地区的人口分布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较多。各地聚落的形态也不同,平原地区的聚落多呈____状,山区多沿山麓、谷地延伸成条带状。

(4)其他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例如,从下图的“聚落的发展演变过程图”可以看出:影响该地聚落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条件。
   

(二)探究结论


(5)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说一般来,在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________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也有利于聚落的发展。

(三)拓展提升


(6)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聚落分布比较分散的最主要原因是(     )(填字母)。
A.平原面积大B.交通便利C.水源不足D.气候湿润

6 . 贵州西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高温多雨。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完整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的地方,当地层层落落的吊脚木楼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读西江千户苗寨的景观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吊脚楼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融,体现在(     
A.木质结构,屋顶坡度较大,利于排水B.土石材料建房,就地取材
C.墙体较厚,利于御寒D.窗户较少,防止蚊虫进入
2.文化遗产承载着巨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     
A.超负荷接待游客,增加经济效益B.拆旧建新
C.修葺、保护与传承相结合D.刻画攀爬

7 . 卡帕多西亚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上。这里曾经火山爆发频繁,大量火山灰冷却、沉积变成质地松软的岩石,人们在这些岩石上大量开凿洞穴居住,形成“精灵城堡”。右图为卡帕多西亚位置图和“精灵城堡”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卡帕多西亚曾经火山活动频繁,因为它位于(     
A.亚欧板块内部的地壳稳定处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张裂处
C.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
2.人们在岩石上大量开凿洞穴居住主要是因为(     
A.就地取材,冬暖夏凉B.炎热多雨,便于排水
C.地势较高,防潮防虫D.造型美观,艺术价值高

8 . 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下图所示为吊脚楼,一般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吊脚楼架空建造的主要目的是(     
A.防寒保温B.通风防潮C.遮风挡雨D.登高望远
2.由吊脚楼景观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最可能是(     
A.湿热的气候B.多山的地形C.密集的河流D.独特的民俗
9 . 亚洲文明源远流长,“河和合”三个字诠释了亚洲文明从形成到发展的丰富内涵。读“阿拉伯半岛民居图”“亚洲局部区域图”和“中老铁路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河”——河流孕育文明


(1)亚洲三大文明古国都分布在河流沿岸,河流对文明古国的形成有哪些有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亚洲河流多发源于青藏高原。因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_______________(填“碰撞挤压”或“张裂”)地带,青藏高原至今仍在缓慢抬升。

“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阿拉伯半岛上的民居墙厚、窗小,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

“合”——优势互补, 合作共赢


(4)波斯湾及其沿岸的____________资源沿图中海运航线经____________海峡(填甲海峡名称)运往东亚。
(5)2021年12月中老铁路正式开通,它连接中国昆明和老挝的____________(填首都名称),沿线国家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该铁路的开通促进了两国文化的交流。

10 . 船形屋为某地传统民居,它多为竹木材料、上下双层,屋顶坡面长且陡。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民居的建筑特点反映了当地气候特征是(     
A.湿热B.干旱C.干冷D.酷寒
2.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规定B.它们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C.它们是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D.它们美观漂亮,是极好的旅游资源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