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分布与形态的因素”,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课题】: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分布与形态的因素

【探究资料】: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别很大,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各地理要素又相互影响和制约。


【探究思考】

A.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上图①沙漠中,聚落分布在有____的地方;上图②山区中,聚落主要分布在____
地带;上图③中城市多分布在____沿线。此外,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稠密,聚落密集。

B.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读上图左,我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降水多,为方便排水,屋顶坡度设计的较____(大/小);北方地区的房屋设计一般墙体较厚,窗子较小,原因是____
(3)上图右所示是北冰洋沿岸的民居,当地纬度高,气候寒冷,人们就地取材,用____(石头/冰块/竹木/黏土)建造房屋,防寒保暖。

【探究结论】


(4)由探究思考A可知,____的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5)由探究思考B可知,聚落的形态受当地____、建筑材料等条件影响。

2 . 云南省香格里拉的巴拉村平均海拔2900米,被群山环抱,村落中藏式木楼层叠而建,周围山体植被稀疏。读巴拉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考新考法·逆向思维)下列关于巴拉村民居特征与成因搭配正确的是(     
A.依河而建——方便运输B.木楼众多——森林茂密,取材方便
C.层叠而建——山地地形,充分利用空间D.门窗敞开——适应潮湿炎热的气候
2.景观图中所示的部分沟通巴拉村的交通路线呈“之”字形,主要目的是(     
A.缩短距离B.平整土地C.美化环境D.减缓坡度
3.巴拉村被群山环绕,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措施有(     
①发展生态旅游业②发展农业多种经营③可大面积发展种植业④开发房地产,发展经济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023-10-07更新 | 116次组卷 | 4卷引用:猜想01 常考题(100道题36个考点)【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商务星球版)x

3 . 骑楼是城镇沿街建筑,上楼下廊,骑楼下廊设置人行道,并在内侧布局沿街店面。商住两用,下铺上居,风行一时。下图为梧州市某街道骑楼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骑楼下廊的主要作用是(     
A.扩大店面营业面积B.增加建筑美感C.为行人遮阳挡雨D.节约建筑材料
2.对梧州市骑楼进行保性护开发的措施是(     
A.另选新址,建设仿骑楼建筑B.对骑楼片区进行拆迁,建设新商圈
C.更改用地类型,发展高档住宅D.对内外进行修葺,发展第三产业
4 . 小张在寒假期间通过北斗卫星地图进行了一次模拟旅游活动,通过收集、分析和整理资料,逐步加深对各地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的认识。下面是他探究的过程,请帮助他一起补充完整。

(1)小张发现⑤地的民居墙体较薄,这主要是为适应⑤地_________(温和/寒冷)的气候特征。
(2)向③处行进的过程中小明发现该地沙漠广布,其民居特点是墙体_________(厚/薄),窗户_________(大/小),目的是为了更好的_________(通风防潮/隔热防沙)。
(3)北回归线穿过的区域人口分布特点为:大陆东岸沿海地区人口_________,内陆地区人口_________
(4)世界人口多分布在_________(温带/寒带)地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很多,试举一例_________
(5)小张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各区域人种、语言和宗教都具有明显的差异,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主要地区主要信息
①国家居民为_________种人,通用_________(语言)
③地区居民主要信奉_________
④地区居民以_________种人为主
⑤国家居民语言主要以_________为主
2023-09-20更新 | 34次组卷 | 3卷引用:必杀08 第四、五单元 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综合题20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必杀题集训
23-24七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5 . 中考新考法——过程探究,人类生产生活与气候息息相关,山东一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课后开展了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探究。
探究一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资料一:世界气候类型


   

资料二:下表介绍常见糖料作物的生长习性

糖料作物生长习性
甘蔗喜热、喜湿、喜光,对热量要求较高,日均温低于13℃就会停止生长
甜菜喜温凉,有耐寒、耐旱的特性,年降水量大于450毫米即可满足其生长需求,气温在5℃时种子仍可发芽
资料三:气候资料图
   
(1)气候影响民居:下图中民居主要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是____(填字母),试分析该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
   
(2)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结合甘蔗生长习性推测,最适宜种植甘蔗的气候类型是____(填圈码及名称);适宜种植甜菜的气候类型是____(填圈码及名称)。
探究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3)在我国北方地区,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主要是因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大棚改变了作物生长过程所需的____(热量/水分)条件。
(4)在春旱较为严重的华北地区,人们可以通过____的办法增加降水量,以缓解春旱。
探究三关注气候,保护环境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影响全球气候,预计到2030年,全球气温将比工业化前高出1.5℃左右。全球变暖正改变着地球模样,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5)中考新考法开放性设问(举例类)结合资料,请你谈谈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危害。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有的聚落在平原错落有致地聚集成团块状,有的聚落在山区地区沿着河流呈条带状分布。

材料二:民居屋顶的坡度可以反映一个地区降水的多少;墙体的厚度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的冷暖;窗户的大小也反映出居民避暑御寒的需要。此外,民居的取材也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植被状况。

材料三:典型民居景观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自然环境中________等因素对民居分布的影响。
(2)图中甲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反映了当地降水较____(多/少);图示民居所在三个地区降水由多到少依次为____
(3)甲地民居主体建筑材料为____,底层架空,上部为穿斗式,兼具通风、防潮和美化民居空间的作用;乙、丙两地植被____,当地居民就地取材,建筑材料以泥土为主,墙体厚实,主要起到____的作用。
(4)中考新考法开放性设问(建议类)关于别具特色的传统民居,请谈谈对其的发展与保护。
2023-09-19更新 | 117次组卷 | 4卷引用:必杀08 第四、五单元 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综合题20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必杀题集训
23-24七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7 . 西江千户苗寨,由10余个自然村寨相连,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读苗寨聚落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苗寨聚落景观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①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形崎岖③河流密集④水陆交通便利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架空下部,以木柱支撑起建筑,抬高居住层面”是苗寨吊脚楼独特的建筑风格,其主要作用有(     
A.防潮通风B.利于保暖C.便于排水D.防火防盗
3.西江千户苗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保护与开发措施合理的是(     
A.定期修缮维护B.大力翻新扩建
C.全部维持原貌D.禁止游客参观
23-24七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8 .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传统民居在造型、结构、用材和功能等方面都独具特色。读西亚和东南亚民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西亚和东南亚民居形态出现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河流D.土壤
2.有关两地民居与当地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西亚民居窗小——利于采光B.西亚民居墙厚——抵御台风
C.东南亚民居用竹子建造——防寒保暖D.东南亚民居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
2023-09-19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基础卷-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分层期末测试卷(商务星球版)

9 . 民居是与一个地方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产物。如图为亚洲西部某地的民居(俗称“蜂巢房”,土木或土石结构,厚墙小窗)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的气候特征可能是(     
A.全年高温多雨B.全年低温少雨
C.全年高温少雨D.全年温和湿润
2.下列地区,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     
A.高山峡谷B.河谷平原C.热带雨林D.极地地区
10 . 某地区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这种民居的建筑风格反映了该地区什么样的气候特点(     
A.炎热湿润B.炎热干燥C.寒冷干燥D.湿冷多雪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