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亚的热带沙漠地区,人们大多居住在(     
A.①B.②C.③D.④
2.上述四处民居中,能适应高温多雨,便于通风防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上述四处民居中,能保暖御寒,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世界上有许多聚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列不属于我国的世界遗产的是(     
A.丽江古城B.皖南古村落C.威尼斯水城D.平遥古城

2 . 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的简笔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地民居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②乙——临河流而建
③甲——全年高温湿润④乙——位于秦淮以北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关于甲乙两地风土人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端午节有赛龙舟的活动B.甲——农作物多为水稻、油菜
C.乙——饮食习惯以面食为主D.乙——传统交通方式为水运
2023-09-02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 中国的地理差异(2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

3 . 《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读甲骨文“聚”和“落”的解释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落是指一个人居住的场所B.聚落内部只能生活,不能生产
C.聚落的形成与交通无关D.聚落的形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2.“桃花源”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分别是(     
A.城市,“土地平旷”B.乡村,“屋舍俨然”
C.城市,“阡陌交通”D.乡村,“良田美池”

4 . 革命圣地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精神动力。读遵义会议会址(左图)和延安毛泽东旧居(右图)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遵义会议会址和延安毛泽东旧居所在的省区简称分别是(     
A.滇、陕B.桂、冀C.黔、陕D.川、晋
2.图中建筑景观反映出两地(     
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②自然环境相似③地方文化存在差异④建筑特点相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延安精神”的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未来延安的建设中应(     
①保护革命文化景观,传承“延安精神”②依托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业
③拆除所有旧窑洞,建设现代化楼房④利用矿产资源,打造工矿城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8-24更新 | 693次组卷 | 11卷引用:期末测试卷05【考试范围:八年级全部内容】-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准练(人教版)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独龙江,系云南六大水系之一,伊洛瓦底江之源。独龙族聚居的独龙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该称为“野生生物天然博物馆”。下图为独龙江流域图及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独龙族的传统服装:一般穿黑白直条相交的麻布或布衣。独龙村寨依山傍水,传统民居为木屋(如右图所示),大多轻巧地构筑在陡峻的山坡上,为使山洪从屋下流走,临江一面都是悬空的,房屋四壁仅以竹篾围起,上面覆盖茅草,整个建筑结构简单,也有的在石基上垒垛整段的圆木盖成小木屋。

材料三水冬瓜别名桤木,是一种亚热带落叶阔叶树,落叶量很大,喜光、喜湿、喜温暖气候,适生于气温15℃以上,降水量900-1400mm的山区、丘陵及平原。水冬瓜是河岸护堤和水湿地区重要选林树种;可供桥梁、家具用材;蒸皮纤维可制人造棉和绳索;树皮、果实可作染料;其叶产量高,含氨丰富,可作为绿色饲料。

       

(1)独龙族人口较少,居住相对封闭,因为山高谷深而少与外界联系,地形起伏____(大/小),东西交通____(方便/不便);地势特征北高南低,河流流速____,不利于水运。
(2)独龙族服饰较薄较短,是因为该地区气温较____。传统民居选材多就地取材,房屋结构利于空气流通,并且排水性____
(3)据资料可知,水冬瓜用途广泛,可以________
(4)为了促进独龙族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6 . 读图1东半球部分地区图,图2某地聚落分布图,图3三地传统民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为______聚落,该种聚落又可分为______等类型。
(2)受自然条件影响,聚落分布呈现不同的分布形态,图2中聚落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区,呈______(条带状或团块状)。
(3)图3中双层木楼、茅草屋和碉堡式建筑传统民居分别位于图1中______(填序号)处。
(4)传统民居特点的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双层木楼民居多为双层______(材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者放杂物、饲养牲畜,上层住人。墙体较______(厚/薄),屋顶坡度较______(大/小),这反映出当地气候具有______特征。
(5)世界各地的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和他们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不同的聚落,但目前许多聚落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过度商业化、环境污染等问题。假如你去云南丽江古城旅游,作为旅游者,你能为保护丽江古城做些什么?______

7 . 新疆吐鲁番的麻扎村位于天山山脉东部,四面环山,逐山谷绿洲而建,随地形起伏高低错落,为“爬山式”密集聚落(下图)。村落以土木结构的生土建筑为主。房屋上层为平房,下层为掏山挖地而成的窑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麻扎村依山而建,主要是因为(     
A.村落人口数量少B.经济发展水平低
C.山地植被稀疏D.建造用地短缺
2.下层窑洞的主要作用是(     
A.躲避风沙B.储存食物C.夏季避暑D.蓄水饮用
3.麻扎村布局紧凑,这使得(     
A.当地居民出行距离缩短B.冬季房屋热量损失减少
C.夏季房屋采光面积增大D.房屋院落活动空间变大

8 . 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土家吊脚楼,多依山而建,下层架空,木质结构,建筑风格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结合土家吊脚楼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土家吊脚楼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地形平坦B.气候潮湿
C.水源不足D.木材匮乏
2.政府对部分年久失修的吊脚楼进行合理保护,采取的措施是(     
A.合理修缮,修旧如旧B.放任自流,任其变化
C.整体拆迁,异地重建D.全部拆除,原地重建
2023-08-08更新 | 675次组卷 | 21卷引用:七上地理期末卷(人教专用·真题提升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分层测试卷

9 . 文化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其各自的特点,如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下图示意一位设计师为浙江和贵州简称设计的艺术字,这些字中蕴含着各自地方的文化元素。完成下面小题。


   
1.两省区艺术字中蕴含了“倾斜屋顶的设计”的建筑特点,其影响因素是(     
A.气候因素B.地形因素C.河流因素D.市场因素
2.贵州老腊肉现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当地居民为了应对自然环境而制造的地方性产品,其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增添特有的风味。老腊肉多产于南方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气温高,利于腊肉腌制B.气候湿热,肉类易变质
C.空气干燥,利于腊肉腌制D.南方人喜欢腊肉风味

10 . 某学生跟随父母去东南亚旅行,拍摄了一张当地的民居照片(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民居体现了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C.温和多雨D.寒冷干燥
2.图中民居的聚落形式是(     
A.城市B.城镇C.集镇D.乡村
2023-08-04更新 | 509次组卷 | 8卷引用:地理(七上期末 人教03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通关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