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1 . 世界各地的气候千差万别,小路同学选取了热带雨林气候和苔原气候对其进行了探究对比。读热带雨林气候和苔原气候分布图及基多、巴罗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气候的特征
(1)热带雨林气候的气候特征为____,该气候区的植被类型是被称为“地球之肺”的____;苔原气候的气候特征为____,该气候区地表生长有____植物。

探究二:气候类型的分布
(2)图中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____,苔原气候分布在____
探究三:影响气候的因素
(3)影响热带雨林气候和苔原气候分布的因素是____,原因是____
探究四: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在热带雨林气候区,有些民居下层不作为住房的原因主要是____。在这种气候区,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____
2023-09-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5章检测卷(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一:厄立特里亚位于非洲东北部,当地传统民居屋顶以茅草和树干为材料,墙体由黄土和碎石组成;世界文化遗产白川乡合掌造建筑村落位于日本,整体为木造建筑,不用一根钉子,屋顶呈人字型,如同双手合十一般,因此得名。

资料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1)厄立特里亚当地居民就地取材,屋顶的建筑材料以____和树干为主,墙体厚实,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____的气候环境。
(2)日本合掌造民居的主要建筑原料是____,屋顶坡度较____(大/小)反映了当地降水较____(多/少)。
(3)别具特色的传统民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请谈谈对其发展与保护的合理措施。____
2023-09-2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五章检测卷0
3 . 各具特色的聚落文化,是记录人们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某校地理社团就“聚落的形态与发展”开展了探究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环境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地理兴趣小组收集了两个聚落布局图,分析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一个聚落图是兰州,位于甘肃省,沿河流延伸;第二组聚落图是成都,位于四川省,分布在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大。



(1)兰州聚落分布呈现出____的形态,主要受____因素影响。
(2)成都聚落分布呈现出____的形态,主要受____因素影响。

探究二环境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环境密切相关,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聚落易发展壮大。《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



(3)图中反映的是当时____(城市/乡村)的景观。
(4)结合图中信息,分析该地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探究三环境对聚落民居特点的影响

世界各地的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形成各具特色的聚落文化。黄土塔古建筑群被称为“蜂巢屋”,分布于地中海东部地区,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人类聚居地之一。



(5)蜂巢屋最突出的特点是墙体厚、窗户小,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这样设计有利于____

成果检验


(6)结合上述探究过程,将下列思维导图填写完整。
环境对聚落布的影响地形聚落一般分布在海拔____米以下的平原
在山区,聚落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____(山顶/山麓)
气候气候____的地区聚落规模较大
河流聚落多沿____分布,可提供水源
2023-09-2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考新考法 3.项目式学习2022年版课标精神
4 . 看一看,东南亚传统民居与北非传统民居各有哪些特色?这些特色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2023-09-2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5 . 你能解释下面两种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原因吗?
2023-09-2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6 . 主题聚落的形态与发展

探究目标:通过对聚落相关知识的探究学习,增进对乡村和城市的了解,注重聚落保护。

探究背景: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世界各地的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和他们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不同的聚落,形成各具特色的聚落文化。这些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是记录人们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

任务一认识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


(1)请参考乡村聚落特点,在图中描述城市聚落的特点。

_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聚落的发展规模是由小到大的,先有____聚落,再有____聚落。

任务二分析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

聚落的形态往往受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某班级的两个地理兴趣小组分别收集了村落布局图,分析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小组收集的诸葛村(图B)位于浙江省兰溪市,其村落布局宛如八卦图。以钟池(图A)为村落的中心,钟池周围分布有八条巷道,以大公堂为核心,围绕崇信堂、雍睦堂、尚礼堂等祠堂形成多个民住片区。



(3)图B诸葛村的民居呈现出____状的分布形态,主要受____因素影响。
二小组收集了黄河沿线某地聚落布局形态(图C)。

(4)图C聚落的分布是受____因素影响。

任务三探究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5)(中考新考法·措施开放)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数量的快速增长,也给城市带来了____等一系列问题。你认为用哪些措施可以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____
2023-09-20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部分 同步课时分层练 第3章 世界的居民 章末复习
7 . 小张在寒假期间通过北斗卫星地图进行了一次模拟旅游活动,通过收集、分析和整理资料,逐步加深对各地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的认识。下面是他探究的过程,请帮助他一起补充完整。

(1)小张发现⑤地的民居墙体较薄,这主要是为适应⑤地_________(温和/寒冷)的气候特征。
(2)向③处行进的过程中小明发现该地沙漠广布,其民居特点是墙体_________(厚/薄),窗户_________(大/小),目的是为了更好的_________(通风防潮/隔热防沙)。
(3)北回归线穿过的区域人口分布特点为:大陆东岸沿海地区人口_________,内陆地区人口_________
(4)世界人口多分布在_________(温带/寒带)地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很多,试举一例_________
(5)小张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各区域人种、语言和宗教都具有明显的差异,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主要地区主要信息
①国家居民为_________种人,通用_________(语言)
③地区居民主要信奉_________
④地区居民以_________种人为主
⑤国家居民语言主要以_________为主
2023-09-20更新 | 3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部分 教材图变式期末测前练 图片8 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和平均人口增长率(教材P71图4.2)
23-24七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8 . 中考新考法——过程探究,人类生产生活与气候息息相关,山东一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课后开展了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探究。
探究一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资料一:世界气候类型


   

资料二:下表介绍常见糖料作物的生长习性

糖料作物生长习性
甘蔗喜热、喜湿、喜光,对热量要求较高,日均温低于13℃就会停止生长
甜菜喜温凉,有耐寒、耐旱的特性,年降水量大于450毫米即可满足其生长需求,气温在5℃时种子仍可发芽
资料三:气候资料图
   
(1)气候影响民居:下图中民居主要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是____(填字母),试分析该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
   
(2)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结合甘蔗生长习性推测,最适宜种植甘蔗的气候类型是____(填圈码及名称);适宜种植甜菜的气候类型是____(填圈码及名称)。
探究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3)在我国北方地区,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主要是因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大棚改变了作物生长过程所需的____(热量/水分)条件。
(4)在春旱较为严重的华北地区,人们可以通过____的办法增加降水量,以缓解春旱。
探究三关注气候,保护环境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影响全球气候,预计到2030年,全球气温将比工业化前高出1.5℃左右。全球变暖正改变着地球模样,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5)中考新考法开放性设问(举例类)结合资料,请你谈谈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危害。
9 . 中考新考法过程探究各具特色的聚落文化,是记录人们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某校地理社团就“聚落的形态与发展”开展了探究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环境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地理兴趣小组收集了两个聚落布局图,分析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一组聚落图是兰州,位于甘肃省,沿山麓、谷地延伸;第二组聚落图是成都,位于四川省,分布在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大。



(1)兰州聚落呈现出____分布形态,主要受____因素影响。
(2)成都聚落呈现出____分布形态,主要受____因素影响。

探究二环境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聚落的发展与环境密切相关,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聚落易发展壮大。《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



(3)图中反映的是当时的____(城市/乡村)景观。
(4)结合图中信息,分析该地聚落形成发展的有利条件。

探究二环境对聚落民居的影响

世界各地的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建造民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聚落文化。黄土塔古建筑群被称为“蜂巢屋”,出现于西元前2000年(比商朝还要早约500年),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人类聚居地。



(5)蜂巢屋最突出的特点是墙体厚、窗户小,反映出当地所具有的气候特征是____,这样设计有利于____

成果检验


(6)中考新考法思维导图结合上述探究过程,将下列思维导图填写完整。
环境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形聚落一般分布在海拔较低的____地区(地形类型)
在山区,聚落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____(山顶/山麓)
气候____的地区聚落规模较大
聚落多沿____分布,可提供水源
2023-09-19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章 世界的居民 教材图变式练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有的聚落在平原错落有致地聚集成团块状,有的聚落在山区地区沿着河流呈条带状分布。

材料二:民居屋顶的坡度可以反映一个地区降水的多少;墙体的厚度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的冷暖;窗户的大小也反映出居民避暑御寒的需要。此外,民居的取材也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植被状况。

材料三:典型民居景观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自然环境中________等因素对民居分布的影响。
(2)图中甲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反映了当地降水较____(多/少);图示民居所在三个地区降水由多到少依次为____
(3)甲地民居主体建筑材料为____,底层架空,上部为穿斗式,兼具通风、防潮和美化民居空间的作用;乙、丙两地植被____,当地居民就地取材,建筑材料以泥土为主,墙体厚实,主要起到____的作用。
(4)中考新考法开放性设问(建议类)关于别具特色的传统民居,请谈谈对其的发展与保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