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7 道试题

1 . 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党中央认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国家将从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四个乡村建设方面,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结合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资料,推测乡村振兴的原因可能是(     
A.农村人口多于城市B.城乡发展不平衡C.乡村人口增长过快D.我国粮食出现短缺
2.下列做法与建设美丽乡村理念相符的是(     
①因地制宜,改造旧村庄、建立新村庄②进行农户厕所污水、厨房污水、洗涤污水的有效治理③保护村落特色文化传统④大兴土木,高标准建设美丽村庄⑤进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2022-04-29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2 .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再加上地形复杂,所以亚洲气候____
(2)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
(3)图中九种气候类型中属于季风气候的有____(填序号),这些季风气候的共同点是____,这些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为____(填序号),分布在亚洲南部的为____(填序号)。
(4)比较④、⑦两种气候特征的异同点。相同点:____不同点:____
(5)图中B地人口稀少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
(6)下列传统民居中,分布在A地附近的应是____。
A.冰屋B.窑洞C.蒙古包D.竹楼
2022-04-29更新 | 344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学情调查地理试题
3 . 读下面某地传统民居“高脚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该传统居主要反映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A.炎热多雨的气候B.炎热干旱的气候
C.崎岖的地形D.寒冷潮湿的气候
4 . 传统聚落建筑风格不可避免地打上各地自然环境的烙印。下列民居的说法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A.西亚—高架屋B.北京—四合院C.北极地区—冰屋D.黄土高原—窑洞
2022-03-02更新 | 5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5 . 如图是小明十一假期去浙江省旅游时拍的两张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绍兴水乡聚落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房屋大多沿河而建②街巷呈规则的棋盘状
③屋项倾斜利于排水④门窗设计注重通风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乡村和城市的本质区别是(     
A.建筑形态不同B.商业水平不同
C.人口多少不同D.生产方式不同
3.绍兴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该传统聚落的重要意义是(     
A.加快当地旅游业发展B.使人类璀璨文化永久留存
C.衬托现代聚落的美感D.古建筑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2022-03-01更新 | 70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读下图“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地各月平均气温均为____以上,气温的共同特征是____,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____
(2)甲地的降水特点是____。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丁地的主要植被类型为____。(选择填空)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热带荒漠D.落叶阔叶林
(3)乙、丙两地中,人口较稠密的是____,其自然原因是____。(选择填空)
A.地势较高B.全年高温C.降水丰沛D.交通便利
(4)下列适应乙地自然环境的传统民居是(     )(选择填空)
A.B.
C.D.
(5)20世纪60—90年代,丁地植被破坏严重,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保护,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有(     )(双项选择)
A.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禁伐B.实施退耕还林
C.扩大木材出口量D.将东南沿海人口大量迁移到该地

7 . 土耳其是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西亚国家,在土耳其有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其一般由三至四个土塔相连组成。利用茅草和泥土作为建筑材料,墙体厚实,适应了当地“夏季炎热,冬季多雨,春秋多风沙”的气候。从高处俯视土塔,并排组合成组合起来像蜂窝一样,所以被称为“蜂巢屋”。读下图,回答问题:



1.“蜂巢屋”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具有(     )的特点
A.河湖众多B.全年气候干旱
C.森林覆盖率低D.沙漠广布
2.“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     
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B.墙体坚固,稳定性好
C.抵御夏季的雨水D.防御冬季的风沙
3.由于古老的蜂巢屋自身存在的不足及人为影响,近几十年来它不断遭到破坏。关于这一独特的传统文化景观的保护做法错误的是(     
A.选择若干集中分布区划为文化遗产地,加以保护
B.恢复“蜂巢屋”的居住功能,作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
C.设立专门的“蜂巢屋”保护、维修机构
D.全部拆除,利用现代的技术重建。
2021-12-16更新 | 403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亚欧大陆气候分布”图,完成各题。

(1)①②③为亚洲的季风气候区,其中①是_____气候;②是_____气候;③是_____气候。
(2)下图甲乙丙为同一纬度地带③④⑤三地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你认为代表④气候的是_____,简述判断理由_____

(3)用箭头画出喜马拉雅山两侧板块的运动方向_____,并解释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原因_____
(4)解释甲地区传统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2021-11-06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两地相比,______地年降水量较多,原因是______
(2)请在图中③处的短线上添绘箭头,以表示夏季风的风向______
(3)④地区的民居多为尖顶屋,是因为______,⑤地的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是因为______
(4)阿拉伯地区的居民喜欢穿长袍,且服饰的颜色以白色为主,是因为______。ABCD四幅图中的______反映了这一特点。
(5)⑥地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是因为______
(6)ABCD四幅图中的______反映了恒河三角洲孟加拉人的生活,以捕鱼为生,以______为主要交通工具。

10 . 读“亚洲地区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亚洲气候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候复杂多样B.海洋性气候显著
C.大陆性气候分布广D.季风气候显著
2.造成哈尔滨、乌兰巴托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不同B.地势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D.海陆位置不同
3.根据A区域的气候推断,该区域传统聚落景观是(     
A.帐篷B.窑洞C.高脚屋D.蒙古包
2021-11-03更新 | 16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五四制)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