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2 道试题
1 . 主题聚落的形态与发展

探究目标:通过对聚落相关知识的探究学习,增进对乡村和城市的了解,注重聚落保护。

探究背景: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世界各地的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和他们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不同的聚落,形成各具特色的聚落文化。这些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是记录人们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

任务一认识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


(1)请参考乡村聚落特点,在图中描述城市聚落的特点。

_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聚落的发展规模是由小到大的,先有____聚落,再有____聚落。

任务二分析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

聚落的形态往往受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某班级的两个地理兴趣小组分别收集了村落布局图,分析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小组收集的诸葛村(图B)位于浙江省兰溪市,其村落布局宛如八卦图。以钟池(图A)为村落的中心,钟池周围分布有八条巷道,以大公堂为核心,围绕崇信堂、雍睦堂、尚礼堂等祠堂形成多个民住片区。



(3)图B诸葛村的民居呈现出____状的分布形态,主要受____因素影响。
二小组收集了黄河沿线某地聚落布局形态(图C)。

(4)图C聚落的分布是受____因素影响。

任务三探究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5)(中考新考法·措施开放)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数量的快速增长,也给城市带来了____等一系列问题。你认为用哪些措施可以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____
2023-09-20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部分 同步课时分层练 第3章 世界的居民 章末复习
23-24七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2 . 人类的生产活动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图为生活在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在冰天雪地中捕鱼的生动场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因纽特人以捕鱼为生,原因是其生活区域分布在(     
A.沿海地区B.高山高原C.雨林深处D.广袤草原
2.推测因纽特人居住的民居可能为(     
A.通风散热的竹楼B.冬暖夏凉的窑洞C.冬暖夏凉的四合院D.防寒保暖的冰屋
2023-09-2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部分 同步课时分层练 第1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1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23-24七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每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往往影响着当地民居的形态。下图是世界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中地区的降水量排序为(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
2.民居③可能分布在(     
A.东南亚地区B.欧洲西部C.非洲北部D.亚洲北部
2023-09-20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部分 同步课时分层练 第4章 世界的气候 第2节 气温和降水 课时2 主要降水类型、世界降水的分布、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149考)
23-24七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

4 . 某地理爱好者某日在挪威北角(图中①地),从当日18时至次日6时连续拍摄了太阳高度变化状况。结合欧洲西部局部地图、挪威北角太阳高度变化图和挪威传统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日太阳高度变化照片说明①地此时(     
A.正值极昼B.正处冬季C.天气炎热D.昼夜更替
2.该地理爱好者发现图中四地当天昼长不同,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③①④②D.④③①②
3.①地居民在屋顶种植厚厚的草皮,屋内建有壁炉,目的是适应当地(     
A.炎热的环境B.干燥的环境C.多雨的环境D.严寒的环境
2023-09-20更新 | 5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部分 同步课时分层练 第4章 世界的气候 第3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时1 地球形状与气候、地球运动与气候(334考)
5 . 小张在寒假期间通过北斗卫星地图进行了一次模拟旅游活动,通过收集、分析和整理资料,逐步加深对各地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的认识。下面是他探究的过程,请帮助他一起补充完整。

(1)小张发现⑤地的民居墙体较薄,这主要是为适应⑤地_________(温和/寒冷)的气候特征。
(2)向③处行进的过程中小明发现该地沙漠广布,其民居特点是墙体_________(厚/薄),窗户_________(大/小),目的是为了更好的_________(通风防潮/隔热防沙)。
(3)北回归线穿过的区域人口分布特点为:大陆东岸沿海地区人口_________,内陆地区人口_________
(4)世界人口多分布在_________(温带/寒带)地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很多,试举一例_________
(5)小张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各区域人种、语言和宗教都具有明显的差异,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主要地区主要信息
①国家居民为_________种人,通用_________(语言)
③地区居民主要信奉_________
④地区居民以_________种人为主
⑤国家居民语言主要以_________为主
2023-09-20更新 | 3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部分 教材图变式期末测前练 图片8 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和平均人口增长率(教材P71图4.2)
23-24七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

6 . 阿伊特··哈杜筑垒村,位于摩洛哥南部,是原居民柏柏尔人的村落,也是很多电影的取景地。读该村落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示景观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2.该地建筑墙厚窗小的主要原因是(     
A.隔热防沙B.调节降水C.防潮隔湿D.建筑美感
2023-09-20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部分 同步课时分层练 第3章 天气与气候 第4节 世界的气候 课时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与人类活动(139考)
23-24七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7 . 中考新考法——过程探究,人类生产生活与气候息息相关,山东一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课后开展了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探究。
探究一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资料一:世界气候类型


   

资料二:下表介绍常见糖料作物的生长习性

糖料作物生长习性
甘蔗喜热、喜湿、喜光,对热量要求较高,日均温低于13℃就会停止生长
甜菜喜温凉,有耐寒、耐旱的特性,年降水量大于450毫米即可满足其生长需求,气温在5℃时种子仍可发芽
资料三:气候资料图
   
(1)气候影响民居:下图中民居主要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是____(填字母),试分析该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
   
(2)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结合甘蔗生长习性推测,最适宜种植甘蔗的气候类型是____(填圈码及名称);适宜种植甜菜的气候类型是____(填圈码及名称)。
探究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3)在我国北方地区,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主要是因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大棚改变了作物生长过程所需的____(热量/水分)条件。
(4)在春旱较为严重的华北地区,人们可以通过____的办法增加降水量,以缓解春旱。
探究三关注气候,保护环境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影响全球气候,预计到2030年,全球气温将比工业化前高出1.5℃左右。全球变暖正改变着地球模样,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5)中考新考法开放性设问(举例类)结合资料,请你谈谈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危害。

8 . 气候是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人们不同的生活状态,民居恰恰是体现区域特征的重要标志。读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民居中(     
①甲分布于热带季风气候区②乙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③甲民居所在地长冬无夏,有短暂的暖季④乙民居所在地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影响甲、乙民居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人类活动B.地形地势C.海陆位置D.纬度位置
2023-09-2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期末专项突破 专项6 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3-24七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

9 . 黄土塔古建筑群被称为蜂巢屋,用泥土和茅草垒筑,墙体较厚,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建筑之一。读蜂巢屋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图片推测,“蜂巢屋”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潮湿多雨B.寒冷干燥C.炎热少雨D.温暖湿润
2.“蜂巢屋”最有可能分布在(     
A.亚洲西部B.北冰洋沿岸C.亚洲东南部D.欧洲西部
3.“蜂巢屋”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我们应该(     
A.进行旅游宣传,加以保护B.古老破旧,应该予以拆除
C.大量仿建古建筑群D.遵循自然规律,任其发展
2023-09-19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3章 检测卷(湘)
10 . 中考新考法过程探究各具特色的聚落文化,是记录人们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某校地理社团就“聚落的形态与发展”开展了探究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环境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地理兴趣小组收集了两个聚落布局图,分析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一组聚落图是兰州,位于甘肃省,沿山麓、谷地延伸;第二组聚落图是成都,位于四川省,分布在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大。



(1)兰州聚落呈现出____分布形态,主要受____因素影响。
(2)成都聚落呈现出____分布形态,主要受____因素影响。

探究二环境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聚落的发展与环境密切相关,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聚落易发展壮大。《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



(3)图中反映的是当时的____(城市/乡村)景观。
(4)结合图中信息,分析该地聚落形成发展的有利条件。

探究二环境对聚落民居的影响

世界各地的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建造民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聚落文化。黄土塔古建筑群被称为“蜂巢屋”,出现于西元前2000年(比商朝还要早约500年),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人类聚居地。



(5)蜂巢屋最突出的特点是墙体厚、窗户小,反映出当地所具有的气候特征是____,这样设计有利于____

成果检验


(6)中考新考法思维导图结合上述探究过程,将下列思维导图填写完整。
环境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形聚落一般分布在海拔较低的____地区(地形类型)
在山区,聚落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____(山顶/山麓)
气候____的地区聚落规模较大
聚落多沿____分布,可提供水源
2023-09-19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章 世界的居民 教材图变式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