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45 道试题

1 . 西安某校学生开展地理实验,设计如下实验装置。让水槽与水平面保持15°左右的夹角,快速抽去挡板,让水流冲击砝码,测量砝码被水流冲出的距离,并做记录。读“实验装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要想让砝码被水流冲出的距离更远,下列对实验装置的调整正确的是(     
A.调大夹角的度数B.换为更重的砝码C.减少容器中的水量D.增加水槽的宽度
2.该地理实验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地表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B.土壤质地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C.水量、流速与河流水能的关系D.河流水量与河流流速的关系
3.某同学用下图所示有植被覆盖的水槽替换原有水槽,其它装置保持不变,实验发现砝码被水流冲出的距离变短了,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模拟的植被功能是(     

A.净化水质B.防风固沙
C.调节气候D.减缓流速
2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自古多忧患。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最终让黄河成为造福中华民族的幸福河。

【解上游之忧】

(1)a图所示的黄河上游地区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为应对这一生态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至少写两点)。阴山南侧的灌溉区是有“塞外江南”之称的____平原,这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大量引水灌溉使黄河水量减少。

【除中游之患】

(2)b图拍摄于____(地形区),该地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形成这种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是这里长期存在严重的____(生态环境问题),导致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____(至少写两点)。

【护下游之宁】

(3)c图所示,因下游河段冰凌阻塞河道,导致上游河段水位上涨的现象叫凌汛。这种地理现象最容易产生____(自然灾害)。
(4)d图直观展示了黄河下游的“____”景观,可通过加固堤坝、改道等方式来预防该现象导致的黄河决堤隐患。
2024-06-14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成都西川中学初中结业考试模拟地理试题(六)
3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作为黄土高原重要组成部分的陕北地区是革命老区。昔日,陕北地区每遇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现在,沙地披绿装,坡耕地变梯田,荒山变果园,土不下坡,绿水长流,陕北地区逐渐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1)陕北地区大部分位于________(地形区),其地表形态是_______
(2)结合材料,归纳昔日陕北地区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自然原因。(答两点)
(3)水土流失实验说明:________具有防止或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
(4)陕北地区既要发展经济,让人们过上富足的生活,又要不断提高环境质量。请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你的建议。(答两点)
2024-06-1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罗甸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4 . 【区域差异研究原因】西安某中学在地理课上开展了关于“北方地区”的探究式学习,对“东北地区工业发展”“黄土高原民风民俗”和“黄河中下游自然环境”进行了主题探究。读北方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主题探究一:东北地区工业发展

(1)东北地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工业基地——____,其发展重工业的自然条件是____
(2)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导致东北重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滞后。请你为东北重工业基地振兴提出合理建议。(至少答出两点)

主题探究二:黄土高原民风民俗

(3)黄土高原孕育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是____;图中陕北老乡正在演唱的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与其形成有关的主要然环境是____

主题探究三:黄河中下游自然环境

(4)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当地水土流失严重,请你分析当地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5)图中____(填山脉名称)和淮河是我国南北分界线;黄河下游流经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是____
2024-06-1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上邑中学永寿县豆家中学中考三模地理试题

5 .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有的地方曾经“山上光秃秃,山下黄水流,年年遭灾害,十年九不收”,如今“高原绿了,农民富了”。下图为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及水土流失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A.太行山以西、大兴安岭以东B.河北、山西全部,甘肃、宁夏部分
C.秦岭以北、武夷山以东D.陕西、山西大部,甘肃、宁夏部分
2.造成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①缺少植被保护,地表裸露              ②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③黄土土质疏松,易溶于水              ④地下水丰富,地表潮湿
⑤气候干旱,风沙大              ⑥修筑窑洞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
3.水土流失会导致(     
①肥沃的表层土壤流失              ②人们的生存空间扩大
③河流含沙量增大                    ④沟谷增多、扩大和加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高原绿了,农民富了”,说明黄土高原治理的根本措施是(     
A.植树种草,保持水土B.大力发展畜牧业
C.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D.在沟谷建挡土坝
2024-06-14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6 . “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表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的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 …… (摘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文字描述的地方位于图中阴影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地方位于(     
A.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D.青藏高原
2.对文中“黄土地”所在地形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黄土塬是该地区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B.窑洞是该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
C.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D.位于第三级阶梯上
3.造成文中描述“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的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主要原因是(     
①土层疏松   ②夏季多暴雨     ③河流结冰       ④植被稀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关于当地发展措施,不恰当的是(     
①陡坡发展粮食种植,治理水土流失       ②气候高寒,适宜种植苹果
③增加林草面积,丰富生物多样性          ④利用黄色瀑布发展旅游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1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模拟地理试题
7 . 黄河河水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工业发达,污染严重B.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C.过度抽取河水,带走泥沙D.水中行船多,搅动河沙
2024-06-14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学府致远学校中考三模地理试卷

8 . 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是由风从沿海湿润地区吹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
B.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水质清澈,含沙量小
C.黄土高原自然植被保存好,森林覆盖率高
D.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下列属于“黄土风情”的是(     
①窑洞②蒙古包③信天游④京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退耕还林还草B.植被遭到破坏C.黄土土质疏松D.降水集中,多暴雨
2024-06-1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9 . 黄土高原是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治理,已取得明显成效。曾经的千沟万壑,早已绿意尽染,黄土高原历史性地实现了主色调由绿。图为黄土高原治理前后景观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A.气温年较差大B.地表缺少植被保护C.夏季降水集中D.冬季寒冷
2.下列行为不能减少水土流失的是(     
A.植树种草B.陡坡建梯田C.打坝淤地D.合理放牧
2024-06-13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0 . 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构建以“三区四带”为主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海拔高,气温低。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本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有____。(任举一例即可)
(2)黄河重点生态区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____地区,其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面积大、类型多、程度深,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是全国____最严重的地区,生态系统极不稳定。
(3)北方防沙带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____毫米以下,生态环境脆弱,其治理以生态系统综合整治和自然恢复为导向。
(4)南方丘陵山地带植被以____为主。
2024-06-1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华蓥市中考二诊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