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提出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研究物质会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小明想要知道酒精燃烧的产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认识酒精的组成和构成:酒精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由酒精分子构成。
科学探究也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小明和同学们对此展开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1)_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酒精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探究】
(2)小刚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步骤现象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酒精燃烧生成水
迅速倒转烧杯,向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023-11-19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16校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2 . 【实验探究一】小嘉用溶液制取氧气时,在烧瓶中加入50毫升水及,再往分液漏斗中加入30毫升15%的溶液。为什么要加入50毫升水呢?查阅资料发现:在不加入水时,若注入溶液速度过快,反应会过于剧烈而引发事故。
【提出问题】水是如何减缓该反应速度的呢?
【建立假设】水可以降低溶液浓度,从而减缓反应速度。
【实验方案】他利用如图甲装置,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30毫升的1%、3%和7%的溶液进行实验,观察并比较。
【实验结论】加水降低了溶液的浓度,使反应速度变慢。
【交流反思】
(1)为了更好地比较反应的快慢,需控制三次实验中滴加
溶液的______相同。
(2)判断产生氧气的速度时,可以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还可以比较______
(3)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呢?他又利用如图甲装置,用3%的
溶液分别在0℃、20℃和60℃的条件下进行实验。他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实验二:比较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酶的催化能力
【查阅资料】①过氧化氢分解为放热反应;②温度过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反而会降低。

【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取1.5毫克过氧化氢酶和8毫升蒸馏水加入容器中,搅拌后塞紧橡皮塞。
③用注射器A从容器中抽出2毫升气体,用注射器B将2毫升溶液注入容器中,采集数据。直至反应结束。
④用3.1毫克、5.6毫克过氧化氢酶及1.5毫克、5.6毫克、10.7毫克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验,获取数据如图丙。
(4)检查乙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5)加入2毫升
溶液前,先抽出2毫升气体的目的是______
(6)分析丙图中的相关数据,得出“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的催化能力比二氧化锰强”的结论,其依据是______
(7)从丙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题目涉及的所有反应的速率都在逐渐变______(填“快”或“慢”),原因是______
(8)依题目中信息推侧:若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可能导致实验过程中突然变慢,理由是______
3 . 化学兴趣小组对铝片与不同浓度氯化铜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编号123456
溶液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反应剧烈程度异常剧烈并有大量溶液冲出试管剧烈有溶液冲出试管剧烈冒气泡产生气体速率快立即产生气体产生气体
反应后温度(℃)(室温为17℃)727065604540
析出铜的量很少较多很多很多很多
用滴管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入较多水中大量白色沉淀较多白色沉淀稍有白色沉淀蓝色溶液蓝色溶液蓝色溶液
(1)反应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生成铜的量与______有关。
(2)经检验,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列举一条它的用途_______,据此可推断出氯化铜溶液的pH_______(选填“>”、“=”或“<”)7。
(3)经查阅资料,同学得知白色沉淀是氯化亚铜CuCl,那么Al和CuCl2溶液反应为什么会出现呢?
甲同学猜测:可能是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为了验证猜想,甲同学取少量实验2所得溶液,向其中加入铜粉,但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乙同学通过分析Al与CuCl2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改进了实验,证明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改进之处是_______
(4)实验全部是在保温装置中进行,极大减少了与外部的热量交换,为什么反应后溶液的温度高低不同,请提出你的猜想____________。(答两条)
2023-06-19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4 . 木柴中含有什么元素?小华和小柳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_______
【猜想假设】木柴中可能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实验探究】(1)仪器和用品:冷而干燥的烧杯、小木条、火柴、澄清的石灰水。
(2)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析
①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____由步骤①可知小木条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有水。
②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_______,振荡____由步骤②可知小木条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有二氧化碳

【实验分析】他们分析:小木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因此木柴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实验反思】你认为小华和小柳的看法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
【实验结论】木柴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
【拓展延伸】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酒精中是含有碳、氢元素_______
2023-04-0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鹿寨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为了探究氧化铜(难溶于水)是否能做过氧化氢(H2O2)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一】实验目的:探究氧化铜是否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1.在试管中加入2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现象1.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变化
2.取1gCuO粉末放在______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实验二】实验目的:______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待实验一第2步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______
结论: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氧化铜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没有改变。
在实验后,该同学将反应剩余物过滤、洗涤、干燥,再称量,得到黑色固体质量为1g。

结论:氧化铜的____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实验结论】
(1)综上所述,说明了氧化铜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请写出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某同学画出如图,表示有、无催化剂时,生成物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
2023-03-1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6 . 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水浴是利用热水进行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1实验2
MnO2的质量/克0.50.5
2%的H2O2溶液体积/毫升2020
温度/℃2080
(1)该实验的探究目的是_______
(2)实验中,可通过_______来比较H2O2分解速率的大小。
(3)实验2中水浴温度控制在80℃时,测定的反应速率会比真实值大,其可能的原因是
A.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B.收集到的氧气中混有空气
C.温度较高时水蒸发成水蒸气D.生成更多的氧气
2022-12-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22-23九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7 . 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决定展开对酒精灯燃烧的系列探究,首先观察并点燃酒精灯,请描述酒精燃烧的现象:________
然后大家提出问题,在其中选择了下面两个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Ⅰ.第一小组同学选择对酒精灯燃烧的现象和产物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现象结论
把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酒精灯上,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酒精燃烧时生成了________
用手触摸上一步骤中的烧杯底部,感觉_______说明酒精燃烧时有热量放出
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酒精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_______
Ⅱ.定性研究:如图,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到火柴梗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_______焰温度最高。
Ⅲ.交流和反思:你对酒精灯燃烧还有哪些问题?请写出你的问题。
_________
_________
2022-11-2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02课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分层作业(人教版)
8 . 小强同学在实验时,不小心将酚酞溶液滴入了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发现溶液的颜色变红了,他觉得奇怪,于是开始了探究。
(1)【提出问题】如果让你去探究,你想探究什么问题______

(2)【猜想与假象】由最开始溶液变红的实验现象,你对其原因的猜想: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3)【实验探究】该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又进行了实验。
实验1:用清洁的试管取少量新配制的碳酸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1。
实验2:分别测试碳酸钾、氯化钠、硫酸铜、硫酸钠、氯化铁、硝酸钾水溶液的pH,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K2CO3

NaCl

CuSO4

Na2SO4

FeCl3

KNO3

PH

10

7

4

7

3

7


①他进行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
②由实验1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③由实验2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结论与解释】通过探究,请你解释开始时溶液变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022-10-1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8.1 溶液的酸碱性 练习
9 . 小明同学将一只燃烧的细蜡烛固定在桌面上,他想探究蜡烛燃烧之后的产物是什么。
【提出问题】______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收集证据】
(1)小明同学用一只洁净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有一层水雾,证明有______生成。过一段时间,小明同学发现烧杯内壁水雾消失了,请你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雾消失这一现象______
(2)取另一只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小明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______生成。
【得出结论】
(1)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______
(2)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请写出石蜡燃烧这一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反思与交流】
对于蜡烛燃烧这一常见现象,你还想去探究的问题是:______(写一条)。
2022-09-03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10 .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1)科学探究就是解决问题的活动,提出问题,大胆猜想,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下面是某同学的一次实验记录:将无色稀盐酸滴加到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只看到液体体积增大,再无其它现象。请你回答:
【提出问题】__________
【猜   想】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在进行家庭小实验时,配制了一瓶食盐水,一瓶纯碱水,两瓶液体均为无色,因没有贴标签而无法区分。小明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对其进行鉴别。
【提出问题】_____
【查阅资料】纯碱水与食用醋混合,发生化学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食盐水与食用醋混合不反应。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
(3)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很多物质能溶解于水中,小明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如下实验:常温下,取一定量食盐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并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最后食盐有剩余,再加入一些水并搅拌,发现仍有食盐剩余,但剩余食盐的量减少。小明将有食盐剩余的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并搅拌,发现食盐全部溶解。
【提出问题】
小明提出的问题:一定温度下,食盐的最大溶解量与水的量之间关系是怎样的?
你根据上述实验还可以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探究常温下,食盐的最大溶解量与水的量之间关系的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常温下,实验结果:
水的质量/g1020304050
溶解食盐的最大量/g3.57.010.5m17.5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结论推测,上表中的m=_______________
2022-08-31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