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操作顺序的选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1 . 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常用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影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作为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学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2NaHCO3Na2CO3+H2O+CO2↑;NH4HCO3NH3↑+H2O+ CO2↑。
②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氮气溶于水所得溶液为氨水。
③碳酸钠比较稳定,普通加热不分解,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固体的混合物)不与氨气反应。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观察与思考1】检验膨松剂的成分
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夹持仪器略去,下同),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在各仪器中装入试剂,点燃酒精灯。
   
(1)打开弹簧夹1,关闭弹簧夹2,观察现象,能说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关闭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观察现象,能说明产物中有氨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实验结论】
(3)通过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充分反应后,玻璃管中______(填“有”或“无”)固体残留,揣此可以得出该整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的混合物。
【观察与思考2】测定该影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质量
用如图装置测定该膨松剂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氨气的质量(装置B装有膨松剂,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
   
(4)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若没有装置E,会使测定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实验过程中必须向装置内通入空气,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______(填化学式)。
(6)若对装置C、D、E连接顺序进行调整,即可用于测定另一份质量相同的样品受热分解产生氨气的质量,则C、D、E连接顺序应调整为______
【拓展研究】
(7)若按上述(6)调整后,装置C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为0.17g,试计算: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质量为______g。
2023-06-12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山西省实验中学中考模拟(四)化学试题
2 . 实验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溶解→计算一称量→量取B.计算→溶解→称量→量取
C.计算→称量→量取一溶解D.称量→量取→计算→溶解
2023-06-01更新 | 10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3 . 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流程,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通过计算发现实验测得的结果比理论值偏低,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一条)。
2023-05-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模拟化学试题(三)
4 .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基本保证。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洒在桌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测定某溶液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慢慢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D.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加入药品,再检验装置气密性
2023-05-23更新 | 15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5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药品/编号

大理石

5g,块状

5g,块状

5g,粉末状

5g,粉末状

盐酸(过量)

20g,稀盐酸

20g,浓盐酸

20g,稀盐酸

20g,浓盐酸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是______
②上述实验研究中影响反应的因素是______
(4)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无色、冰状固体,是最具发展前景的能源之一。可燃冰主要成分是CH4·nH2O,在开采过程中,甲烷泄漏,会导致严重温室效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H2O;
乙:CO、H2O;
丙:CO2、CO、H2O。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进行验证:
   
①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______
②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
③实验中观察到A中______,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_同学猜想成立。
6 . 乙醇俗称酒精,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被用作酒精灯、火锅和内燃机等的燃料,工业上常用高粱、玉米等淀粉含量较高的物质发酵生产,属于可再生资源,为解决能源危机开辟了新的道路。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乙醇燃烧的产物产生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乙醇燃烧生成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H2O;猜想二:CO2、H2O;猜想三:_______
【设计与实验】小组同学讨论后,决定选用下图所示装置和药品来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

(1)将乙醇和一定量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将燃烧产物通入上述装置。上述实验中A、B装置顺序能否颠倒?请说明理由_______。C装置中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的是_______
(2)待燃烧产物将装置内空气排尽后,再点燃D装置中的酒精灯对固体进行加热,目的是_______
【现象与结论】实验中观察到A中固体变蓝,且_______(填实验现象),由此推断猜想三成立。其中D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反思与交流】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实验结论进行了反思:
甲同学认为提高容器中氧气的量可以减少酒精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乙同学发现该实验的设计中有一处明显不足,该不足是_______
2023-05-12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7 .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均合理的一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或用品
A检验碳酸钾中是否混有氯化钾取样,加水溶解,滴加硝酸银溶液
B制备Fe(OH)3将Fe2(SO4)3和适量Ba(OH)2溶液混合,过滤
C除去氢气中混有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收集
D鉴别BaCl2溶液、稀硫酸、NaOH溶液取样,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A.AB.BC.CD.D
8 . 下图为模拟烟气处理,并得到轻质CaCO3的主要流程。已知SO2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与CO2相似。
   
(1)净化时用石灰乳而不用石灰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净化器中净化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某同学将S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可观察的现象为___________
(4)沉淀池硫酸钙悬浊液分别通入了两种气体。沉淀时应先通入___________,再通___________
2023-04-28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化学试题
9 . 获悉某处矿井中瓦斯报警器发出警报后,学校兴趣小组请求该矿井安全监测人员提供了少量气体样品,进行成分探究。兴趣小组查询资料得知,通常瓦斯气体可能含有CO、CO2、CH4等气体。为确定该气体是否含有这三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组组长初步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供大家讨论:(已知:)

(1)同学甲认为,氧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小组成员一致同意。
(2)同学乙认为,若装置C中CuO变红,则除了甲烷与CuO可能发生反应外,还可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同学丙认为,欲通过D装置中浓硫酸因吸收水分而增重,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H4的思路不严密,认为需要在_______(填序号)间再增加一个D装置(编号为F),才能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H4
(4)同学丁认为,B装置可有可无。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_______
(5)同学戊认为,该装置存在着_______重大安全隐患,小组成员一致同意。
(6)综合上述讨论,兴趣小组将经过安全处理后的混合气体,通过改进后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填写结论:
装置实验现象/数据实验结论
A石灰水变浑浊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小组成员一致认为该气体样品中含有_____
B无明显现象
C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D装置D增重3.6g
E装置E增重4.4g
2023-04-1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黄冈孝感咸宁三市中考综合评价化学试题一
10 . 实验室常用一些金属的碳化物与水反应来制取某些碳氢化合物。已知实验室制取C2H2的化学方程式为:。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下列各仪器装置制取乙烯 (C2H4),并用过量的氧气将 C2H4氧化成 CO2和 H2O,测定乙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受实验室制备 C2H2的启发,拟从 ZnC2、Al4C3、Mg2C2、Li2C2中选择一种试剂与水反应来制备乙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Al4C3和水反应生成的碳氢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2)若产生的气体由左向右流向,各装置导管的连接顺序是:G 接 E、F 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J。
(3)装置己的作用是______
(4)装置戊中 CuO 的作用是______
(5)实验前称得甲、乙两装置的质量分别为 m1g 和 n1g,实验完毕,称得甲、乙两装置的质量分别变为 m2g 和 n2g,则乙烯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6)若戊中没有 CuO,则测定结果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后同);若不接丙装置,则测定结果______
2023-04-0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黄冈实验中学预录模拟化学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