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猜想和猜想的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或实验室中的一些问题。
探究水壶内部的白色固体是什么,欧珠和格桑两位同学做了如下工作。
【查阅资料】水在加热或长久放置时,溶于水中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生成沉淀(水垢)。
【假设与猜想】
(1)猜想 I:CaCO3;猜想Ⅱ:Mg(OH)2;猜想Ⅲ:_______(填化学式)。
【实验与探究】取少量白色固体样品(不考虑杂质和微溶物对实验的影响)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现象:白色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根据以上现象,格桑同学认为:猜想I正确。欧珠却认为格桑的结论不严谨,经过两人反复讨论,进一步设计了如表实验。
(2)请完善下面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上述实验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
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
_____猜想Ⅰ成立
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Ⅲ成立

验证猜想Ⅲ成立时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024-04-1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西藏自治区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一)
2 . “双减”背景下,同学们更加喜爱实验探究。某同学在教材资料卡片“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中了解到;CaCO3遇到溶有CO2的水会发生反应CaCO3+CO2+H2O=Ca(HCO3)2。联想到Na2CO3与CO2也可能发生类似反应,查阅资料证实后,提出NaOH溶液与CO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可能存在多样性,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资料】碳酸氢盐(如NaHCO3、Ca(HCO3)2)都能溶于水,既能跟强酸又能跟强碱反应,且与强酸反应有气体生成。
【实验】往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问题1】该过程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1)①2NaOH+CO2 =Na2CO3+H2O;②________________
【问题2】该实验所得溶液中会有什么溶质?
【提出猜想】①NaOH、Na2CO3
②全部是Na2CO3
③_________;
④全部是NaHCO3
(2)补全猜想③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I、向小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过量CaCl₂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_____不成立
II、取I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往其中滴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猜想①和②不成立
(3)实验步骤Ⅰ证明猜想________不成立。
【得出结论】猜想③成立。
【讨论交流】
(4)步骤I中滴加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反思总结】
(5)二氧化碳与碱溶液反应:
①若CO2少量,则生成________(填“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下同);
②若CO2过量,则生成________
③若CO2适量,则产物可能是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
2024-04-0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重庆市沙坪坝区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3 . 人体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人体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FeCl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高低,该同学在28℃环境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过氧化氢酶是高效的生物催化剂。温度过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反而会降低。
【提出问题】过氧化氢酶和 FeCl3催化效率哪个更高?
(1)【猜想与假设】______
【实验材料】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5%的过氧化氢溶液等。
【实验步骤】
①取2套下图甲装置﹐编号为1、2,并各注入10 mL5%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1号装置锥形瓶内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向2号装置锥形瓶内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
③观察并记录注射器活塞移动刻度。

【实验分析】
(2)请写出FeCl3溶液催化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如图甲,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要定量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可测量生成等体积气体所需的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
(4)请写出一种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_
【实验拓展】
(5)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该同学又完成了“探究温度对猪肝研磨液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代表猪肝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2024-02-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4 . 在学习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时,建设化学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______
(2)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将固体取出,发现固体中仍有黑色固体,于是同学们讨论试管中的固体成分可能是什么?
小六:Cu
小九:Cu、C、CuO
小威:Cu、C
小武:______
同学们共研认为______猜想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______
同学们为了探究其他猜想,取剩余固体在空气中灼烧,观察到有红光现象产生,证明______猜想是错误的,同学们继续实验最终确定了固体成分。
反思与评价:在确定固体成分时,______无需验证,只需验证⑥______是否存在即可。
2024-01-1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第六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检测理化综合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化学小组围绕“碳酸钠的性质”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1)【活动与探究】
实验I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_____溶液中出现气泡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四个实验所得澄清溶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废液无色。
(2)【提出问题】
经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废液中还含有哪些离子呢?(酚酞除外)
(3)【猜想与假设】猜想一:H+;猜想二:Ca2+;猜想三:_____
(4)【实验探究】
甲同学取少许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于是认为猜想一成立。大家一致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同学们继续选取其它试剂进行实验,最终确定废液中含有三种阳离子、一种阴离子,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5)【反思与归纳】
通过上述探究可知:当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不止一种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试剂证明_____,才能得出实验结论。
6 . 学习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同学们来到实验室进行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活动。实验桌上老师提供的药品有:锌片、铜片、银片、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稀硫酸。
【制定计划】
(1)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讨论,同学们设计出了以下几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 ______________
方案二:锌片、银片、硫酸铜溶液;
方案三:锌片、铜片、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进行实验】
(2)小华同学选用方案三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的空白: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
   ______________金属活动性: Cu_____________Ag(填“>”或“<”)。
______________锌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金属活动性: Zn______________Cu(填“>”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解释与结论】
(3)根据上述实验,小华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4)探究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并进行反思:
①有同学提出:小华的实验中不用硫酸铜溶液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简要说明其实验操作: ______________
②小华提出,试管中的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2023-07-1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博雅培文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经纬中学氢舞飞氧化学实验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向部分变质的苛性钠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所得“无色溶液”进一步探究。想证明最终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
   
【提出问题】无色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呢?
【提出猜想】
猜想一:溶液中只含有Na2SO4
猜想二:溶液中含有NaOH、Na2SO4
猜想三:溶液中含有NaOH、Na2CO3、Na2SO4
猜想四:溶液中含有Na2CO3、Na2SO4
(1)你的猜想:溶液中含有______
【表达交流】
(2)小经同学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可排除猜想二,理由是: ______
【实验探究】
(3)小伟同学取实验后的溶液,继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无明显现象。他认为猜想______不成立,溶液中只含有Na2SO4,猜想一正确。请你评价小伟同学的实验和结论______
同学们经过实验最终确定了猜想一是错误的,从而确定了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表达交流】
(4)在实验开始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的过程中,下图中a表示的是______(填离子符号),e表示的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总结归纳】
(5)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除需要考虑可溶性生成物和反应物是否有剩余及其性质外,还要考虑______
2023-07-1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群力经纬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某同学在学习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的知识后,产生了疑问: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有哪些?同学们带着疑问进行了下列探究。
[提出猜想]
(1)猜想一:只有CO2;猜想二:只有CO;猜想三:______
[查阅资料]
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二氧化碳无变化,但遇到微量一氧化碳会立即变蓝色。
[实验步骤]
连接好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省略)。
   
步骤一:实验前先通一段时间N2;步骤二:点燃酒精喷灯加热。
(2)实验开始前通一段时间N2的原因是______。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结论]
(3)若观察到氯化钯试纸不变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猜想一成立,请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若观察到氯化钯试纸变蓝,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猜想______成立。
(5)若观察到氯化钯试纸______,澄清石灰水______,则猜想三成立。
2023-07-1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剑桥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
(1)Ⅰ、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氧化铜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铜,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2)步骤①中带火星的木条______
(3)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______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______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______

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4)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10 . 只有氧气才能支持燃烧吗?某学习小组对这个问题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或水蒸气反应。
【提出问题1】除氧气外,是否还有其他物质也能支持燃烧?
【进行实验一】如图,向盛有金属钠(Na)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纯净、干燥的CO2,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中刚好出现浑浊时,点燃酒精灯,同时继续缓缓通入CO2,钠剧烈燃烧,产生白烟,燃烧结束后硬质玻璃管中有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生成。
   
【得出结论】
(1)二氧化碳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支持某些物质燃烧。
【反思评价】
(2)点燃酒精灯前,要先向玻璃管中通入一段时间的CO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2】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是什么? .
【猜想与假设】
(3)黑色颗粒可能是________ (用化学式填写)。
【进行实验二】
(4)现象:黑色颗粒逐渐减少,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实验二证明:黑色颗粒的猜想是正确的。
【猜想与假设】
(5)某同学对白色固体的成分做出猜想:①碳酸钠( Na2CO3);②氢氧化钠( NaOH)。你认为猜想_____(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
【拓展延伸】
(6)通过以上研究,你对CO2有何新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