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猜想和猜想的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足量稀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时,发现反应开始时铁锈消失,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为黄色,放置一天后黄色溶液变为浅绿色。同学们对此异常现象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①FeCl3溶液呈黄色;②Fe2+在空气中易氧化成Fe3+

探究一:探究溶液变色的本质
【做出猜想】
(1)猜想1:溶液变浅绿色与_______有关;
猜想2:溶液变浅绿色与铁有关;
猜想3:溶液变浅绿色与铁和稀盐酸都有关。
【实验1】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对上述猜想进行验证(已知氢气对该反应无影响.实验时间为1天)。
【实验现象及结论】
(2)实验结束后,观察到甲组溶液颜色仍为黄色,乙组产生红竭色沉淀,丙组溶液逐渐从黄色变浅绿色。由此得知猜想_______成立。
【反思交流】
(3)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发生反应的结果。
(4)查阅资料得知,溶液变为浅绿色的过程中是Fe与FeCl3反应生成Fe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有同学提出疑问,乙组中的Fe也能与FeCl3发生反应,为何最终得到红褐色沉淀?
老师告诉同学们,乙组生成的FeCl2与空气中的物质经过一系列复杂反应后产生红褐色的Fe(OH)3,而丙组实验的溶液显酸性,则不会出现此种情况。由此可知,保存FeCl2溶液时应注意______
探究二:探究溶液颜色变化速率的影响因素
【实验2】同学们用生锈程度相同的铁钉和5mL稀盐酸进行下列三组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在表中:
实验编号所用试剂实验现象
反应开始时24h后
生锈铁钉和2%的盐酸生锈铁钉、溶液均无明显变化铁锈消失,溶液变为浅绿色
生锈铁钉和5%的盐酸铁钉表面有少量气泡,铁钉逐渐消失,溶液逐渐由无色变浅黄色溶液变为浅绿色
生锈铁钉和10%的盐酸铁钉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铁钉逐渐消失,溶液很快由无色变为黄色溶液变为浅绿色
【分析讨论】
(6)生锈铁钉与盐酸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变化速率与______有关。
(7)基于上述实验推测,下列关于工业上用盐酸除铁锈的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除铁锈时,加入的盐酸越多越好
B.在除锈过程中,生成的FeCl3对铁也有腐蚀作用
C.用盐酸除锈时,应注意控制反应的时间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3年石家庄初三五月模拟二(四区联考)理综
2 . 化学小组在做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各组的实验现象不同。分析实验过程,小组同学针对影响实验现象的因素,提出下列猜想并展开探究。
【提出猜想】
(1)猜想1:与_____有关;猜想2:与硫酸的浓度有关。
【进行实验】各组实验所取硫酸的体积均为60mL。
序号铁粉/g氧化铜/g硫酸浓度/%实验现象
0.561.610出现红色固体,无气泡,溶液呈现一定颜色
1.121.610出现红色固体,无气泡,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1.681.610出现红色固体,待红色固体不再增加时,产生大量气泡,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1.121.630同时出现红色固体和大量气泡,溶液呈现一定颜色
【解释与结论】
(2)写出生成红色固体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对比实验Ⅰ、Ⅱ、Ⅲ中的现象,可证明猜想1正确。通过实验_____(填序号),证明猜想2正确。
(4)反应后实验Ⅱ、Ⅳ的溶液中,一定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Ⅳ中还含有硫酸铜,说明理由_____
【反思交流】反应物相同的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也可能不同,与多种因素有关。
2024-04-0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五 金属和金属材料-【备考】2023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
3 . “84”消毒液、H2O2溶液都是常用消毒剂,兴趣小组对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
(1)【实验1】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H2O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______(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NaClO的作用是什么?
(2)【作出猜想】
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______,类似分解H2O2溶液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
(3)【实验2】
①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检查______

②响锥形瓶中加入30mL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25mLH2O2溶液。
③将注射器中的H2O2溶液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H2O2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
最后得出实验结论,NaClO作反应物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4)【分析讨论】NaClO与H2O2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拓展反思】生活中常用消毒剂除84消毒液、H2O2溶液外,还有75%酒精等。在使用各种消毒剂时,要考虑它们的性质。切记:科学使用,注意安全!
2024-04-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4 . 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图实验:

(1)上述反应中无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______;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将反应后D和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
(2)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NaCl、Ca(OH)2和HCl;
猜想四:________
【讨论与交流】
(3)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_是错误的。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无现象猜想四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拓展与迁移】
(4)稀盐酸和稀硫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存在_______
2024-03-16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六 酸和碱-【备考】2023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茶垢清洁剂可以轻松除茶垢。在茶垢清洁剂中加水,会产生大量气泡。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茶垢清洁剂的除垢原理、使用方法等进行了系列探究。
【提出问题】茶垢清洁剂遇水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茶垢清洁剂的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
②NaOH溶液可以吸收CO2
【猜想假设】同学们对该气体成分提出了三种猜想。
(1)猜想1:只有O2;猜想2:只有___________;猜想3:既有O2又有CO2
【实验验证】按如图装置对猜想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茶垢清洁剂遇水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对比实验】
(2)小组同学改用冷水重复上述实验,发现A中产生少量气泡,而D中无明显现象
操作现象结论
向A中加入热水,将生成的大量气体依次通过B、C,再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入D中观察到B中_______,D中_______猜想1正确

【交流讨论】老师提示:过碳酸钠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的作用下茶垢分解、剥离、脱落,使用时加入温度稍高的水,效果更好。
(3)根据过碳酸钠的性质,保存茶垢清洁剂应注意___________
(4)使用冷水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D中无明显现象,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3-1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西区九年制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6 .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CO2气体与金属Mg的反应,设计了一套制取纯净、干燥CO2气体,并用过量CO2与热的金属Mg充分反应的实验。已知装置B可以吸收杂质气体。请回答相关问题。

Ⅰ.利用下列装置和相关药品进行实验。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装置A中除有CO2产生外,还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药品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Ⅱ.探究Mg与CO2反应的产物
通过观察到D处的实验现象有黑白两种固体产生。经查阅资料:①黑色固体为碳单质。②白色固体是镁的化合物,MgCO3与CaCO3的性质相似。为探究白色固体成分,进行了如下假设与猜想:
(4)猜想1:白色固体是MgO
猜想2:白色固体是MgCO3
猜想3:白色固体是___________
(5)验证与结论:取D 中固体适量于试管,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黑色固体不溶物,白色固体消失,___________的现象,则猜想1成立,猜想2和猜想3不成立。
(6)拓展:写出Mg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3-0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天府中学2022—20232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一)-初中化学
7 .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某次实验时偶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 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假设】
(2)猜想一:该气体为 O2
猜想二:该气体为____
猜想三:该气体为 O2和 Cl2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3)完成下列表格
序号             
方案Ⅰ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木条复燃,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猜想__ 成立
方案Ⅱ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____,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猜想三成立

【反思评价】
(4)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①同学:方案Ⅰ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 ____
②老师:不需要进行实验,可通过直接闻样品气体气味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 ____
【拓展应用】
(5)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可通过过滤操作分离固体剩余物中的不溶物二氧化锰,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
2024-02-1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环江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小兵和小东是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他们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单质碳能够在高温时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得到金属单质。于是,他们用木炭与CuO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请你参与他们的这次活动,并解决的关问题:
【提出问题】
木碳与氧化铜反应除生成单质铜外,另外生成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1)①可能是CO,②可能是CO2,③可能是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
(2)检验CO2的方法是_______(用文字描述)。
(3)为了检验CO,他们设计的方案是:把小动物放在收集的气体中,观察能否存活。后经充分研究后,认为此方案不可行,其不可行的理由是_____。他们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收集到这样一条信息:把滤纸浸泡在磷钼酸和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溶液中制成的试纸遇CO立即变成蓝色,而遇CO2不变色。
【实验与结论】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如下:

(4)请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_______生成
B中黄色试纸没有变蓝;没有_____生成
C中_______有CO2生成
结论:猜想二成立
2024-02-0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2022—2023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质量监测 理化综合试题 -初中化学
9 . 科学探究是同学们进行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请参与以下科学探究活动。
Ⅰ.为验证铁矿石冶炼成铁属于化学变化,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取了一小块铁矿石和铁块,记录并进行了如下活动,但由于时间紧张,记录顺序前后颠倒、较乱,现编号整理如下:
①需解决的内容主要有:如何判断铁矿石与铁块是不同的物质?
②对铁矿石和铁块分别进行通电测试,发现铁块导电,铁矿石不导电;
③铁块是不同于铁矿石的一种物质;
④分别用磁铁吸引铁矿石和铁块,发现铁块能被磁铁吸引,而铁矿石则不能;
⑤通电的方法不如用磁铁吸引的方法简便易行。
(1)你认为以上探究活动环节中,属于收集证据的是_____(填数字序号,下同),属于获得结论的是_____
Ⅱ.用珍珠(主要成分碳酸钙)加工成的“珍珠粉”是一种名贵中药材、保健品,近年市场出现了一些假冒的“珍珠粉”,仅用肉眼观察难辨真假。为了向消费者提供鉴别方法,需找出真假“珍珠粉”性质上的差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供了真、假“珍珠粉”样品,请你展开探究:
(2)完成下列猜想及方案设计:
①猜想一:真假“珍珠粉”的气味可能不同。方案一:_________
②猜想二:__________。方案二:取样,分别将它们放入足量的水中,分辨溶解性有无差异
③猜想三:__________。方案三:取样,在酒精灯上灼烧片刻,观察色态变化。
Ⅲ.小明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发现,当把食用碱和白醋混合时能产生大量气泡。

【资料卡片】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能溶于水的气体,俗称“干冰”,
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提出问题】
食用碱和白醋混合时,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呢?
【猜想与假设】
查阅资料后提出猜想。
猜想I 该气体是氧气
猜想II 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收集证据】
(3)如图1所示,向小杯子里放入小半汤匙食用碱,沿杯壁向杯中倒入白醋,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杯中,现象为______, 说明猜想I错误。
(4)如图2所示,向小杯子里放入小半汤匙食用碱,在沿杯壁倒入白醋,再将一片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杯口(有澄清石灰水的一面向下),现象为_____,从而证明猜想II正确。
【获得结论】
食用碱与白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拓展研究】
(5)证明食用碱和白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剧烈程度与白醋的浓稀程度有关。你认为在设计实验证明该问题时,变量是______,需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024-02-0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10 . 科学探究是新课标要求的重要能力,某兴趣小组进行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探究实验,不小心把过氧化氢溶液飞溅到了表面变黑的铜管上,发现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查阅资料:该铜管表面黑色固体是氧化铜(CuO)。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假设】
(1)________
【实验验证】
(2)取1g纯净的氧化铜粉末,两支装有5mL3%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实验一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5mL3%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________
实验二向另一支装有5mL3%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g纯净的氧化铜粉末,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

【得出结论】
(3)氧化铜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反思】
(4)该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若不能,还应该补充的实验探究步骤是:
①将实验二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出黑色固体,洗涤,干燥,________
②用实验证明黑色固体的________(填“性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没变。
2024-01-1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联盟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