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适用范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86 道试题
1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B.同种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示出不同的化合价
C.拉瓦锡只研究了氧化汞分解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就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和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
2024-05-1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2 . 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图所示分子种类的转化。关于该转化过程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伴随能量变化B.一定发生化合反应
C.一定是有碳元素参与D.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024-05-17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5月定时训练七化学试卷
3 .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的化学式为H2OB.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物质丙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2024-05-1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初中学业质量诊断性检测化学试卷
4 . 很多面点的制作需要膨松剂。某兴趣小组通过制作馒头,探究化学膨松剂的作用原理,并对比不同膨松剂对馒头性状的影响(制作过程中蒸制时间、温度等相关条件均相同)。
【探究自制膨松剂】
I.小组同学在课上学习了碳酸氢钠可用于焙制糕点,据此设计如表实验。
实验面团成分膨松剂馒头性状
60g面粉、28g水无气孔、硬面色白
60g面粉、28g水1g碳酸氢钠少量气孔、略松软面色黄
小组同学针对①②中馒头性状的不同,查阅资料如下。
[资料一]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资料二]在制作馒头的过程中,面粉中的某种色素遇到碱性物质会变成黄色。
(1)碳酸氢钠的俗称为________
(2)根据②中“面色黄”的性状推测________(填化学式)有碱性。
II.为改善②中馒头性状,小组同学又设计如表实验。
实验面团成分膨松剂馒头性状
60g面粉、________g水1g碳酸氢钠、5.8g白醋(足量)较多气孔、松软面色白
(3)③中加水的质量应为________g。
(4)结合②③馒头性状,加入白醋后,馒头性状改良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据此分析,下列物质组合也可起到膨松作用的有________(填标号)。
A.食盐和白糖             B.碳酸钙和白醋          C.纯碱和柠檬酸               D.纯碱和食盐
【探究市售膨松剂】
III.小组同学买来了一种市售膨松剂-泡打粉,继续进行探究。
实验面团成分膨松剂馒头性状
60g面粉、28g水1g泡打粉[成分:碳酸氢钠(40%)、焦磷酸二氢二钠(Na2H2P2O7)、淀粉]较多气孔、松软面色白
(5)与白醋相似,焦磷酸二氢二钠也能起到酸的作用。作为市售膨松剂的成分之一,与白醋相比,焦磷酸二氢二钠具有的优势为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淀粉与泡打粉中其他成分不发生反应,除干燥外,淀粉还可能有________作用。
(6)产生气体的量是影响馒头膨松程度的因素。经教师指导后,小组同学得知该泡打粉中焦磷酸二氢二钠只能与一半的碳酸氢钠反应,理论上,③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最大量是④中的________倍(精确到0.1)。但③比④馒头膨松程度略小,由此推测,影响馒头膨松程度的因素还可能是________
【反思与感悟】
小组同学在上述劳动实践中探明了膨松剂的作用原理,发展了“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念。
2024-05-16更新 | 3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中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5 . 成语和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点石成金”说明化学变化时元素会改变
B.“百炼成钢”的化学原理是使生铁中的含碳量降低变成钢
C.“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蚕丝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
D.“釜底抽薪”的原意是清除可燃物,燃烧停止
2024-05-1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荆州市九年级调研考试(一模)化学试题
6 . 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守恒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相等
C.变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元素观:CO2、KMnO4和O2中均含有氧元素
2024-05-1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在化学反应中,若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则生成物C的质量
A.不大于(a+b)B.等于(a+b)C.小于(a+b)D.大于(a+b)
2024-05-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青云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8 .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如图A是锡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①图A可变相知道锡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_____
②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③B、C、D、E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第一周期的是___________
(2)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实现“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碳中和”通常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碳减排:使用氢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单质硼(B)可与物质X反应制取一定条件氢气,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
②碳“捕捉”与封存:碳“捕捉”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碳转化: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表面转化成有机清洁燃料甲醇和水,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该反应中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微粒个数比为___________
2024-05-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第四中学中考模拟阶段评估(二)化学试卷
9 . “侯氏制碱法”是以食盐水、氨气及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纯碱,同时生成另外一种副产品,该副产品可能是
A.NH4NO3B.NH4ClC.NH4HCO3D.(NH4)2SO4
2024-05-1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冠英中学、共城中学、常村中学中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10 . “氧循环”和“水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两大重要循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循环”主要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引起的
B.“氧循环”过程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氧循环”和“水循环”主要过程在物质变化的本质上没有区别
D.“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024-05-1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招远市(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