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31 道试题
1 .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干燥氧气B.验证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C.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024-06-0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2 . 实验设计的严谨性会直接影响实验结论的准确性。下列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木炭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
2024-06-0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3 .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A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在红磷燃烧时,小气球会膨胀,红磷燃烧完并冷却后,小气球会变得比实验前更瘪.小气球变得更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B实验中天平不能保持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024-06-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初中毕业生教学质量检测l理综试卷
4 . 下列实验不是利用气压差原理达到目的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验证生石灰与水是放热反应
2024-06-0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宁德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5 . 下列实验方案与其对应实验目的或结论正确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说明氢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C.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D.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A.AB.BC.CD.D
2024-06-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初中学业水平检测化学模拟卷(三)
6 .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

测定空气中O2含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验证铁生需要O2验证CO2能和NaOH反应
A.AB.BC.CD.D
2024-06-02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第八中学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
7 . 如图,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氧气浓度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D.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SO4
2024-06-0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九年级中考理综二模试卷1
8 . 读史可知兴替,冶金展现智慧。
(1)晋朝葛洪《抱朴子》中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文中“积变”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宋史》中提到用胆水浸铁炼铜,并有“用铁二斤四两得铜一斤”的记载。
①“胆水”指硫酸铜溶液,浸铁炼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斤是我国古代常用的质量单位,一斤为十六两。欲得铜一斤,所用铁中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是______两。
(3)19世纪末,霍尔在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备金属铝的过程中,发现冰晶石在电解过程中不被分解且会影响电解的进行,如表所示。
是否加冰晶石加冰晶石不加冰晶石
熔化氧化铝的温度/℃9802050
①冰晶石(Na3AlF6)中氟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②电解时,加入冰晶石可起到的作用是______
2024-06-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卷
9 . 下列实验中,实验装置与现象、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ABCD
装置

现象白烟引燃了烛芯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天平依然平衡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水中白磷燃烧
结论白烟可能是二氧化碳证明化学反应前后质
量守恒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
素组成的
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A.AB.BC.CD.D
2024-06-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
10 .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四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I: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称量。
实验Ⅱ: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生成氢气和氯化锌,过一会在称量。
实验Ⅲ: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形瓶口塞上橡皮塞,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过一会再称量。
实验Ⅳ:将装水的试管放入盛有食盐的烧杯中,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物质接触,过一会再称量。
(1)在实验I中,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明显增加,请用质量守恒定律加以解释_______
(2)实验Ⅱ中天平指针如何变化_______(“向左偏”,或“向右偏”,或“指在中间”),原因是_______
(3)实验Ⅳ中天平指针如何变化_______(“向左偏”,或“向右偏”,或“指在中间”)。
(4)这三个实验中,实验Ⅲ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_______。该反应表示为:2NaOH+CuSO4=Cu(OH)2↓+X,X的化学式为_______
(5)以上四个实验,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       )
(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
A.分子的种类
B.原子的种类
C.元素的种类
D.物质的种类
E.元素的质量
F.原子的质量
G.分子的个数
2024-06-0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威海荣成石岛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五四制)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