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声音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4 道试题
1 . 如下图所示,甲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乙图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         中传播;丙图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
2017-01-1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3耳和听觉科学试卷
2 . 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 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__Hz,人类_________听到这种声音(填“能”或“不能”)
2017-01-1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3耳和听觉科学试卷
3 . 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 )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2017-01-1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3耳和听觉科学试卷
4 . 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当用筷子轻轻敲击杯子时,两个杯子就会发出相同的声音。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此时乙杯不能发出声音
B.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此时乙杯能发出声音,产生了共鸣
C.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甲的音调较低
D.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乙的音调较低
2017-01-1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3耳和听觉科学试卷
5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真空也能传声
D.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6 . 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7 . 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8 . 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铜铃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 (  )
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
B.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
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
D.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
2016-12-13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同步自测 第一章 声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科学试卷
9 .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016-12-13更新 | 148次组卷 | 6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岑港中心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10 .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016-12-12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同步自测 第一章 声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科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