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京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1 .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依据上述图文,总结生产工具变化的趋势。
2024-04-0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题型05 材料综合题——“变化、趋势“类设问(答题模版及技巧)- 2024年中考历史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2023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2 .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如果“?”代表唐朝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它可能是什么?请写出两例。
(2)依据上述图文,总结生产工具变化的趋势。
2023-08-21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02期)- 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现代人平均脑容量为1400毫升,而类人猿的脑容量为400—500毫升。如果不论时代早晚,把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五个成年人头盖骨放在一起计算,北京人的平均脑容量为1088毫升。由此可以看出(     
A.北京人已进化成现代人
B.古猿的脑容量比北京人大
C.北京人的脑容量约为现代人脑容量的35%
D.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京人脑容量呈现出逐渐变大的趋势
2024-05-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宏扬学校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4 . 主题式学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有助于聚合知识,提升学科素养。某校初三学生小历认为“静静的材料会说话”,由此展开了研究。请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认识古代实物材料】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从材质、制作工艺等方面归纳中国古代生产工具发展的趋势。
任务二【走近近代文字材料】

材料二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由英国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随后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扩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是______,这种机器很快就在全国广泛应用,除用在纱厂之外,还应用到冶金厂、面粉厂,并在后来应用到运输业中,导致了运输工具的改造……英国的资本从1750年的5亿英镑增长到1800年的15亿英镑……随着新型工业城市的兴起和工业资产阶级的出现,无产阶级也产生了,世界的面貌也改变了。

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以电力的发现和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发电机、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使经济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新兴大国美国在经济实力上一跃超过英国。世界各地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到1930年,世界城市人口已达4.15亿,占人类总人口五分之一。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第一次工业革命于17世纪60年代,由英国开启的。(     )
B.两次工业革命进程中,都有先进机器的发明与应用。(     )
(3)将材料二中的______处完善。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影响。
任务三【整合现代图片材料】

材料三

(4)结合所学,完成以上示意图。并根据小历整理的资料,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取得的建设成就。
任务四【关联当今时事材料】

材料四   2023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新质生产力是以新产业为主导的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5)据上,我们当如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以助推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24-05-0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区赶水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片,概括图一到图三反映出的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趋势。
(2)据所学可知,图一、图二所示的哪一原始人类过上了定居生活?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理由。
(3)指出与图三同一时期的另一项发生在农业生产领域的革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两农业领域的革新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2024-01-1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职工子弟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出自中国地图网和《中国历史(七上)》


材料二   彩陶最早流行于河南西部……。到距今5300年左右,彩陶文化影响范围达到黄河上游和下游、长江上中下游……。中原地区彩陶向周围地区施加影响的年代和达到的区域,与黄帝和炎帝部落联盟兴盛的时间、空间一致。

——《中国历史(七上)》


请回答:
(1)北京人使用材料一中图1石器从事哪些生产活动?图2证实了北京人已经掌握什么生存技能?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图3、4两种房屋样式所属原始农耕居民的名称。房屋的出现表明原始农耕居民已经过上怎样的生活?
(3)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中图5、6、7彩陶盆形状相似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促成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的关键一战。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2023-09-3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探寻古人遗迹】

材料一   如图是“北京人”的化石和遗存物。



(1)由材料一图片可知,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什么?概述发现“北京人”的重大意义。

【追溯民族起源】

材料二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2)据材料二,概括“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

【认识民族一统】

材料三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勃勃生机。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历史名人是谁?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再现民族交融】

材料四   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逐渐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上)


(4)据材料四,列举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两个少数民族。材料中“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感悟民族观念】


(5)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认为当今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头盖骨,第一个头盖骨编号为3号,属于儿童......10号、2号和 12号头盖骨属于未成年人......11号头盖骨属于成年女性......编号为5的头盖骨属于成年男性......如果不论时代早晚把五具成年头盖骨放在一起计算,北京人的平均脑容量应该为1088毫升。5号头盖骨时代最晚,其脑容量较大。现代人平均脑容量为 1400毫升,而类人猿的脑容量为800毫升。由此可以看出
A.古猿的脑容量比北京人大B.北京人的脑容量约为现代人脑容量的35%
C.北京人已进化成现代人D.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京人脑容量呈现出逐渐变大的趋势
2020-10-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人类文明色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第十一章)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第十三章)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第十一章)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第六章)


(1)材料一中体现的孔子核心思想是什么?谈谈该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体现。

材料二   中国在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截至2018年7月2日中国有世界遗产53处。下列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部分)。

史料图片





名称A四川青城山B
列入名录时间1987年12月2000年11月2001年12月


(2)“A”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B”是山西大同        ,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3)你认为四川青城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理由是什么?

材料三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和巨大的社会压力,使得亚健康人群数量逐步上升。因此,现代医学从“重治疗”向“重预防保健”发展成为全球趋势。该趋势为中医药现代化、中华优秀养生文化以及中医“治未病”理论推广提供了国际化的发展平台。

——摘自《中医药在世界各国市场中的发展现状》


(4)提出“治未病”理论的是谁?分析这一理论被推广的原因。
(5)综上所述,你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建议。
2020-04-07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安徽省中考模拟试卷(四)历史试题

10 . 历史地图是中学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1)观察下图《中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图》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打√,错误打×):

A.图中的河流②是黄河,⑥长江

B.图中的原始人遗址⑦半坡人遗址

C.图中看出原始人类分布特点是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地区。

(2)观察下图《战国形势图》,结合所学,请把①、②、③、④诸侯国名填在横线上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3)根据《战国形势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秦朝,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2018-03-1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测试-普通用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