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京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需要通过 (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
2024-04-11更新 | 70次组卷 | 127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把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学习主题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024-04-04更新 | 63次组卷 | 127卷引用:广西柳州市三江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和诠释。研究北京人时,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北京人头部复原图B.考古现场的影像资料
C.北京人头盖骨化石D.历史学家的著述
2024-03-01更新 | 33次组卷 | 39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历史老师在引导同学们做“大单元”学习时,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D.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2023-12-3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横县百合镇第三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解说员:“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世界遗产位于周口店,它是我国最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六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曾是70万至20万年前的“北京人”、3万至1万年前左右的山顶洞人生活的地方。”解说员介绍的是(     
A.元谋人遗址B.蓝田人遗址C.和县人遗址D.北京人遗址
2023-12-3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横县百合镇第三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都是我国境内距今上万年,甚至百万年的典型原始人类。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主要是通过(       
A.神话传说B.考古发掘C.史书记载D.专家推测
2023-12-2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7 .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探究。

材料一:

关于柳州白莲洞人遗址的考古发现清单相关结论

穿孔砾石尾部被敲掉的螺蛳化石
烧火坑龟背状石核砍砸器

(1)选择材料一考古清单中的一项考古发现,结合所学,写出相关结论。
(例如:从考古清单中“尾部被敲掉的螺蛳化石”可以推断出螺蛳作为白莲洞人日常食用的食物之一。请选择除例句外其他三项考古发现中的一项,参照例句句式写出相关结论)

材料二:

遗址名称部分考古发现
用牛或鹿的肩胛骨制作的骨耜和刃口呈锯齿状的骨镰;
的稻谷遗存,最厚处超过1米;
干栏式建筑遗迹;
刻有猪纹的陶钵等
40多处圆形或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屋遗迹;
石斧、骨针、彩陶等大量生产、生活用具;
多达数斗的粟;
贮存芥菜或白菜菜籽的陶罐等

(2)依据材料二,请写出①②对应的遗址名称。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只填写字母。)
(3)请归纳①②处居民生产生活的共同点。

材料三:良渚遗址和陶寺遗址的部分考古发现

①陶寺遗址的墓葬89%的小型墓几乎没有随葬品,8座大型墓发现随葬品200多件。
②良渚古城北面丘陵地带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影响面积达100平方千米。
③良渚城内权贵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普通墓葬随葬品较少。
④陶寺古城的内城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良渚古城的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4)请用材料三中的史实证明下面的观点。(只填写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A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统治者有较强的调动和组织能力。________
B当时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相当明显。________
2023-12-0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我国是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国。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先民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图1                            图2                                 图3                                      图4

材料二:如下图



          图5 水稻                         图6 粟                                   图7                            图8

材料三:考古发现证实,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在距今58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区域文明阶段,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一体化格局,并绵延数千年不曾中断。

——摘编自王巍《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


(1)图1是北京人使用的石器,这些工具证明早期人类生活在什么时代?图2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它主要用于什么劳动?图3、图4中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最早出现于哪一时期?
(2)请分别举出一例以图5水稻、图6粟为主要农作物的原始居民。图7和图8分别被称为什么建筑?其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什么,并概括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生产工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认识。
2023-11-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容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2022年9月,考古学家在湖北学堂梁子遗址发现一具距今100万年左右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将之命名为“郧县人”3号,这是迄今所见欧亚内陆同时代最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据此可知对史前阶段历史的研究方法是(       
A.实地考察B.走访调查C.化石研究D.口耳相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如果文物会说话,下图文物能够述说的历史是(       
   
A.他生活在云南元谋县B.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直立行走
C.距今约3万年D.使用磨制石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