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炎帝与黄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摘编自《白虎通义》

材料二   上古之世……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摘自《韩非子》

材料三   (他们)的房屋(如下图)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说明远古居民居住在什么地方?结合所学知识,你还能想到远古居民可能居住在什么地方?
(3)材料三中“他们”是什么人?根据材料三,指出他们房屋的特点。
(4)从上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024-04-1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图是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两个人的巨型雕像,他们是(     
A.伏羲后羿B.黄帝炎帝C.尧舜D.伯益夏启
2024-04-1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把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学习主题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024-04-04更新 | 63次组卷 | 127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华夏民族的形成特点是(     
A.由元谋人繁衍壮大而来B.由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合并而来
C.由女娲塑造而成D.炎黄部落为主体、不断融合其它部落发展而来
2024-03-2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山西运城自古以来就有“黄帝正妃嫘祖养蚕缫丝”的传说。在运城下辖的夏县阴村遗址,1926年考古学家李济发掘出半枚碳化的蚕茧,2019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遗址又发现了6枚新石器时代的石制和陶制蚕蛹。据此可知,传说(     
A.完全没有可信度B.蕴含一定的历史信息
C.奠定考古研究的基础D.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而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北魏帝王出御图》


——以上材料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说说华夏民族是如何形成的?(不能照抄原文)。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一个少数民族服饰的重大变化,这种服饰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除了服饰变化,这一事件还使这个民族哪些方面发生变化?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各民族交流交融的主要方式。(至少写出两种方式)。
2024-03-1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①女娲   ②炎帝   ③黄帝   ④蚩尤
A.①②B.②③C.③D.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他们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有很多发明创造。他们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材料中的“他们”是(     
A.炎帝和黄帝B.尧和舜C.夏启和商汤D.老子和孔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在2023年黄帝陵祭祖活动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共聚桥山脚下,慎终追远,缅怀始祖。这是因为黄帝(     
A.为首的部落联盟是华夏族前身B.创造了文字,编出了乐谱
C.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D.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途中遭匈奴扣留,到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长安。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奉命出使乌孙等国,公元前115年回到长安。

材料三   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成,使其整体的汉化。

——《国史大纲》

材料四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扩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中促进民族交融,将推动各民族在各个方面融会贯通,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民族复兴》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传说中为华夏族的形成做出突出贡献的两个人是谁?他们的部落起源于哪个流域?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历史事件在推动民族关系的发展上起到了什么作用?此后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西域各民族?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孝文帝推进鲜卑族整体汉化的原因和这次改革的意义。
(4)据材料四,探究民族交往交流对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作用。
2024-03-1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