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朝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31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在东南部安徽一带,多处遗址均发现有二里头文化类型的陶礼器。南部江汉地区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陶器更多。西部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也发现有二里头文化的陶岙、高柄豆等器类组合。这印证了当时(     
A.阶级分化明显B.外部环境趋于稳定
C.疆域空前扩大D.不同地区存在交流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人口变化是人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口史提要》一文写道:“我国现存的最古人口统计数字是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王朝创建人夏禹时的人口记录,根据《帝王世纪》(编者注:成书于西晋,皇甫谧著)当时的人口为1355.3923万,这一数字以后为历代史书所采用,成为世界各国最古人口数字之一。”其实所谓大禹时的人口数字是根本不可信的。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人口数量

时期年份人口数出处
东汉157年(桓帝永寿三年)5600《晋书·地理志》
581年(文帝开皇元年)2900《隋书·李德林传》等
755年(玄宗天宝十四年)5300《通典·食货》
1193年(光宗绍熙四年)2784《文献通考·户数二》
1381年(太祖洪武十四年)5987《明太祖实录》
1741年(高宗乾隆六年)14341《清高宗实录》

材料三   甘薯所在,居人便足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米价谅可不至腾踊矣。

——摘自【明】徐光启《农政全书》

闽人多贾吕宋(菲律宾)焉,其国有朱薯……然吝而不与中国人,中国人截取其蔓咫许,抉小盖中以来……其初入闽时,值闽饥,得是而人足一岁,其神也,不与五谷争地,凡瘠卤沙冈皆可以长。

——摘编自【清】周亮工《闽小记》

人民渐增,开垦无遗;或沙石堆积、难于耕种者,亦间有之;而山谷崎岖之地已无弃土,尽皆耕种矣。

——摘自《清圣祖实录》卷249

(1)根据材料一、请解释学者认为“大禹时的人口数字是根本不可信的”依据。
(2)运用材料二表格的数据,绘制中国古代人口数量变化折线图。(要求:完整利用表格中数据;在已有网格线上绘制;完善坐标信息;确保线条是直线且清晰)

(3)根据第(2)问折线图的数据指出明至清人口发展的趋势,并用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昨日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考古工作者对位于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遗址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基本上确认了该遗址曾有宫殿、城墙等建筑的存在,还有规格很高的墓葬,以及象征身份和地位的礼器等。这些考古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印证(     
A.建筑技术的领先B.早期国家的产生
C.审美观念的发展D.生产工具的改进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多校中考第三次模拟文综试卷-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在距今4300-4000年的陶寺遗址中,发现有宫殿建筑,贵族居住区,……陶寺墓地发现一千多座墓葬,可划分为大型墓、中型墓和小型墓三大类七八种等级。”该考古发现有助于了解(     
A.原始农耕兴起B.早期国家形成C.世袭制开创D.封建王朝建立
昨日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三处历史遗址的发掘有利于我们研究(       

A.文字的发展演变B.商周都城的更替
C.早期国家的建立D.大一统国家的形成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6 . 下面是考古学家对河南三地古都遗址的描述,其共同的研究主题是(     
遗址描述
洛阳二里头遗址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
安阳殷墟展现了包括文字系统在内的高度发达的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商王朝都邑
郑州娘娘寨遗址全国发现的第五座带有城圈的西周城址
A.早期国家的城市起源与发展B.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D.政权分立与民族的交融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召凌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国语·周语上》记载:“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1952年考古学家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和史料描述中的夏朝范围符合,成为了证明史书记载中的夏朝确有存在最有力的证据。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二里头文化遗址属于一手史料
B.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相互印证
C.实物史料在史料中的价值最高
D.二手史料具备较高的文化价值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中考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距今4300—4000年的陶寺遗址中,有规模宏大的宫殿夯土建筑,外围有面积近13万平方米的宫城城墙,同时也有简陋普通的窑洞式小房子。该遗址反映了(     
A.部落联盟诞生B.早期国家产生C.华夏民族形成D.原始农业兴起
7日内更新 | 4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9 . 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石器较多,有铲、斧、刀、镰等,还发现双齿木耒和成套的青铜酒器。据此可以推断,当时该地(     
A.农业生产发展B.阶级分化明显
C.享乐之风盛行D.冶铜技术先进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历史试题卷
10 . 小郑同学在参观河南省博物院某一展厅时看到了下列展品。该展厅最有可能是(     

A.走向邦国---新石器时期B.中原立国---夏商时期
C.宅兹中国---西周时期D.逐鹿中原-----东周时期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