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与东突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一部中华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交融汇聚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唐朝周边地区,生活着许多民族,有的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唐初,太宗派大军袭击东突厥,在当地设置都督府进行管理。…南诏建国后,与唐朝有过摩擦和战争,后来双方在点仓山会盟,南诏归附唐朝,接受唐朝的册封。

——摘编自《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材料二:

盟约一:宋朝每年交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沿边州郡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不得收容对方逃亡盗贼。双方不得修筑城堡,改易河道。此外,宋辽互称兄弟之国,辽圣宗耶律隆绪称宋真宗赵恒为兄,双方使者定期互访。

盟约二:一、宋高宗向金称臣,并要世世孙孙谨守臣节。二、宋金两国,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间的唐、邓两州皆属金国。三、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材料三: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岳飞纪念馆,位于杭州城西北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是历代人们凭吊、瞻仰岳飞的纪念场所。

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1)材料一中“当地设置都督府”指的是哪个机构?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周边民族采取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所学内容,指出“盟约一”所指的盟约名称。概括两个盟约有哪些共同点。(至少写出两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说明后人纪念岳飞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谈谈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2024-04-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唐初,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的少数民族是(     
A.突厥B.吐蕃C.匈奴D.犬戎
3 . 唐朝时为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设立________
2024-04-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大方县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4 .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鼎盛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二首》

材料三   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击败东突厥。唐玄宗时期,回纶首领骨力裴罗起兵攻灭后突厥汗国,被玄宗册封为怀仁可汗,铁勒诸部皆归其统治。安史之乱爆发后,回纯助唐平叛,肃宗遂与回纯和亲,以宁国公主嫁与回纥可汗。此后,回纥历代可汗皆接受唐朝册封,德宗、宪宗皆以公主与回纥和亲。

(1)材料一点明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明理由。
(2)材料二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的盛世景象,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唐玄宗采取的哪一项经济措施有关?
(3)根据材料三、归纳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并指出唐朝主要实行的民族政策。
5 .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有(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工艺品、药材及历法、工技等各类书籍          ②令玄奘西游天竺
③任用东突厥贵族管理旧部,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与生活方式       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2024-04-0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在朝廷,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摘编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   北宋与辽、夏,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 有积极意义的……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

材料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概括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
(2)北宋和辽签订合议的名称是?这次和议的意义是什么?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应该树立怎样正确的民族意识?
2024-04-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唐朝在今新疆地区设置的管辖西域天山南北地区的行政机构是(     
A.西域都督府、安西都护府B.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
C.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D.西域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2024-04-0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玄宗到了开元中后期,政治上安于现状,不图进取,任用奸佞之臣,追求安逸享乐。玄宗后期节度使地位逐渐上升,这就使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出现,尤其是安禄山、史思明等有野心的节度使使藩镇势力恶性膨胀,最后引起叛乱。

——摘编自杨海燕《简析安史之乱爆发原因》

(1)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朝开凿了以材料一图A中①___(地名)为中心的大运河;图B王朝建立于___年;该王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②____(机构),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扬州大明寺的高僧____(人物)6次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安史之乱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以史为鉴,你从隋唐时期的国家治理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2024-04-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

——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上》

材料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交融,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摘编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其中一个史实来印证材料一所见证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指出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是什么?列举唐太宗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史实。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因素。
2024-04-0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
(1)隋文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洛阳,随后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
(3)唐朝前期,农业发展迅速,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4)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5)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实行重武轻文政策。
2024-04-0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高新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