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际大都会长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登观音台望城》中如此描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从诗句可以了解到唐朝长安城(     
A.游客如云B.规划整齐C.农业发达D.商业繁荣
2 . 大唐以博大的胸襟迎接世界各地的客人,显示了高度的自信和恢弘的气度。观看下面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友好往来篇】
   

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

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拜占廷帝国、朝鲜和西伯利亚,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唐朝是一个国际性的朝代,政府专门设置了鸿胪(14)寺来接待各国的使者;推行与邻国之间的朝贡关系,即邻国及其民众要经常向大唐献上贡品并行叩头之礼-在皇帝面前下跪,以前额触地,唐朝回报进贡国家奢华的礼物。据记载,唐朝曾在大明宫麟德殿宴请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及骠国(今缅甸)、真腊(今東埔寨)、林邑(今越南)、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西域和中亚各国,西方的拜占廷(东罗马)、波斯(今伊朗)、大食哈里发帝国(阿拉伯)等均有使节来到大唐。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商旅、僧侣和留学生。

(1)该壁画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实物资料       B.文献资料
(2)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关于对外交往方面的历史信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3)根据以上图文内容,你能得出什么历史认识?列举出这一时期的一位代表人物?
3 . 下图是出土于唐朝墓葬的文物,这些文物反映了(     

   

A.随葬物品多种多样B.罗马铸币技术高超
C.大食人、黑人地位低下D.唐朝与阿拉伯、欧洲、非洲等都有交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观察下图唐朝墓葬出土的文物,这些出土文物说明唐朝(     

       

A.人们喜欢收集钱币B.随葬文物品种多样
C.中外铸币技术高超D.中外经贸交流频繁
2023-08-25更新 | 120次组卷 | 17卷引用:初中历史大单元作业 七下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朝书写了一个繁荣盛世的封建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年正月二十一日,长安城万人空巷,大家涌向长安城东。这天,皇帝脱去龙袍,换上短衣便鞋,他要亲自下田耕种以表示对农桑的重视。“藉田之礼”荒废既久,现得以恢复,百姓无不欢呼雀跃……贞观年间,仅《新唐书》记载的大型水利工程就达27个。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通史·贞观之治》解说词

材料二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材料三   唐太宗时期,社会秩序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史称“①___________”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国力迅速上升,史称“②___________”。首都长安城人口达一百余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摘编自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材料四   唐长安城设东、西两市,两市各占两坊之地,各行各业应有尽有,是当时长安城商业活动的中心。据记载,当时西市有大衣行、秤行、绢行、鱼行、笔行、药材肆等,东市有铁行、肉行、金银行等许多行业,店铺很多。西市还专门设有“波斯邸”“胡姬酒肆”“收宝胡商”等。

——曹尔琴《长安的商人与商业》

(1)根据材料一,指出皇帝恢复“籍田之礼”的目的。并写出唐朝农业发展的另一项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前期人口变化趋势。
(3)根据材料三的提示信息,写出横线处的正确内容,并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唐代长安城商业活动的特点。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唐朝前期社会的特征。
6 . 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对外交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墓出土的陪葬品(如下图)

   

材料二:长安,“长治久安”之意。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以此为起点,将西方的物产、经济、文化带入了长安城,成为西方和东方商业、文化交流的汇集地,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唐长安城的人口中,除普通百姓、皇族、达官贵人、兵士、奴仆杂役、佛道僧尼、少数民族外,外国的商人、使者、留学生等总数不下3万人。唐代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会。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唐朝时期,中央政府有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节宾客,在各地设商馆招待外商,设互市监等机构掌管对外贸易,长安、洛阳、扬州、广州、兰州、凉州、敦煌,是唐朝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当时,中国与朝鲜半岛的高句丽、新罗、百济以及日本、泥婆罗(今尼泊尔)……赤土(今泰国)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大食(今阿拉伯)波斯(今伊朗)等亚非地区的70多个国家都有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摘编自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出土文物反映了什么?据此可知唐朝对外政策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唐长安城的地位。
(3)围绕上述材料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3-08-22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5大核心考点+50道高频非选择题)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自人教版七年下册《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   据统计,“在唐长安城一百万总人口中,各国侨民和外籍居民约占到了总数的百分之二左右,加上突厥后裔,其数当在百分之五左右”。外国人在都城人口所占比例之高为历朝所少见。唐帝都其政治的完备、军事的强盛、文化的发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壮观并由此成就“万邦来朝”的盛大景象。唐帝国都城文化东传的频繁也达到一定高度,朝鲜和日本受其影响最甚,尤其在政治体制、文字、宗教、建筑、文学等各社会生活层面,都受到唐帝都文化的深厚影响。

——摘编自谢昆梦《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唐帝都文化的东传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简述盛唐气象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帝国都城文化东传的一则史实,并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
8 . 文学与历史。
【以诗证史】

材料一:

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

俯瞰长安城,①“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在唐朝的宫殿上,②“万国衣冠拜冕旒(冕旒,借指皇帝)”。

街市上,熙熙攘攘,③“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

考试吸引看越来越多的读书人,④“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

妇女引领者时尚,⑤“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选编《以诗证史-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1)用材料一中的诗句印证以下史实(填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A______________
长安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B_____________
大力发展科举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C______________
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D______________
长安城中有东、西两市,商铺林立,是主要的商业区。E______________
【词意映史】

材料二: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唐代已“户口日益增”“开肆三万室”,至宋代更为东南繁华之最,“衣冠毕会,商贾云集”。柳永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潘阆词云“万家掩映翠微间”。

——选编《宋朝诗歌所反映的宋朝城市市场分析》

(2)依据材料二,简要分析杭州在宋代成为“东南繁华之最”的原因。
【曲中唱史】

材料三:元朝建立后,丝绸之路更加通畅,东西交往频繁。马致远在散曲中赞美:“至治华夷,正堂堂大元朝世……小国土尽来朝,大福荫护助里”。贯云石也在散曲中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

——选编《元曲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启示》

(3)依据材料三,说出元曲反映出的元朝统治特征。
(4)“文学作品中反映的历史都是真实的历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2023-08-21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8大核心考点+80道高频非选择题)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期,出现一些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如下图)。

   
(1)请写出材料一中生产工具的名称。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2)杜甫的诗描写了唐朝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这一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之为什么?出现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材料三: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的东市、西市是主要的商业区;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3)根据材料四回答唐都长安的地位。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A.洛阳B.长安C.扬州D.成都
2023-08-03更新 | 120次组卷 | 181卷引用:剑河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